返回

明朝小公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6章 生事不成反遭议,贡生行险闹螭虎(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这等于当年一榜出身的文官,全军尽墨、无一不贪!

    要不怎么说人民群众的熊熊八卦之心和探索的力量是伟大的呢,三两下追根溯源很快他们就藏不住了。

    其次一点就是太祖爷实在太小气了,一个正七品县令一个月的薪俸仅七石五斗,约五两银子。

    简单说就是在国子监里面贴你的大字报,这种不知道谁贴上去的只要不是悖逆之言院监不管的。

    聂常泽听得这话不由得脸色灰败,沉吟了会儿才道:“山夫,计将安出?!”

    以至于愤怒的朱元璋在查实后每部除尚书与侍郎外,涉案官员,一律处死!

    严旭满脸狰狞咬牙切齿的狠声道,那双眼中尽是赌徒输红了眼的决绝。

    一个二个平日里的正人君子,若非是查实了他们跟那些海商的牵连。

    同时他们又有些看不起某些官员的所行所为,既是怨怼又是羡慕。

    这导致的是他身后允炆帝治下直接人亡政息,仅是压制了几十年白忙活了。

    官员可以扒掉某个士子的功名让他一文不名,而同时作为制衡的士子又能用清议收拾掉一些官员。

    一念至此弘治皇帝不由得有些绝望,连太祖爷杀的血流成河都搞不定的事情……

    同年批发榜任命的官宦,三百六十四人。

    反正你没法到国子监里面来撕掉这些贴文,即便是你撕掉了反而会更让人议论纷纷。

    这像极了大明朝六科对于六部的制衡方式,下无以为凭但可克上。

    “此法未必奏效啊……”聂常泽无奈的叹了口气,尤其是大家都知道是他们所为之后。

    你这不是逼着他全家喝西北风,然后再帮你卖命么!

    弘治皇帝甚至都无法相信,这些嘴上满口仁义道德的朝堂大员们居然私下里如此贪得无厌。

    然而刹住这股风气了吗?!答案是:没有。

    这事儿主要是得有人帮忙一起唱和,否则的话只是自己等人是唱不起独角戏的。

    严旭一脸疯狂,低声吼道:“他有《帝国时报》,我们有国子监!我还不信他痴虎儿能砸到这国子监里来!”

    经此一案各部尚书、侍郎,已然为光杆司令。

    抽的他们是眼冒金星稀里哗啦。

    “只要这次他们帮了我们,届时我们未必就不能引荐一番!”

    这可是众口相传的时代又不是后世可以匿名发布的时代,你肯定说我听谁谁谁说的。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麒麟儿口中那脚底烂泥,吃大家的白眼自然都会主动的去追根溯源看谁说的。

    但最终都会不约而同的发展成为一个小团体,然后形成南京国子监那样周一帆那样的冲击力。

    倒螭虎派现在搞不动张小公爷无从下嘴,但又恨恨的不甘心。

    随即弘治皇帝又不由得想到了明太祖,以《大明律》、《大诰》和《醒贪简要录》三大律令意图遏制。

    却见他缓缓的站起身来,冷然的道:“事已至此,如果我等不做反击那烂泥之名必然扣我等头上了!”

    “陛下,出事儿了!”还未及等张小公爷再开口,一个小太监绕过大殿来到萧敬身边耳语了几句。

    弘治皇帝在惊怒、惶恐之余,更多的是犹豫并生出一丝丝的绝望,这朝堂上居然陷进去这么多人。

    洪武十九年,大明十三个省,从府到县的官宦,大部分未及任满,便涉案被诛。

    还说李东阳恋栈权位不肯随同大义不屑与之为伍,差点儿把老李给活活气死。

    弘治皇帝又把张小公爷找去了,今天的早朝散的很早。

    “或者……去砸他的报馆?!”

    莫说是这等大事了,正德朝时候几个刘健他们逼斩刘瑾李东阳没随同还留任。

    结果这麒麟儿他不按套路出牌啊,直接反手就是啪啪啪的一顿耳光。

    太祖爷反腐力度是够大了,但他的反腐不是没有弊端的。

    萧敬脸色猛然一变,躬身对着皇帝道:“国子监不知何人,竟是在门前张贴檄文攻讦小公爷!”

    用圣人的框架去要求所有人,这不是要了亲命么!

    以往各部官员们提议一个事情就必然要有言官蹦达出来质疑一下,杠精还是撕逼得看最后发展。

    自己何德何能,可以将其根绝啊!

    严旭则是背着手看着这些个同窗们,冷声道:“难道你们还有其他法子么?!”

    大家倒是没有人会去向麒麟儿举报,但这不妨碍大家把他们就是麒麟儿口中的那烂泥这事儿传播开来。

    毕竟我听你说这事儿,就会问你听谁说的。

    更惨的是连退休金都木有啊,致仕等于要吃屎!这几个人能扛得住啊?!

    除了六部官员上奏的事情他们需要杠一下外,还会蹦达出来喷一下皇帝、勋贵、外戚……等等。

    这导致的是后来一次上朝他远远看到自己的门生,想上前打招呼结果那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