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生事不成反遭议,贡生行险闹螭虎(2/2)
生目不斜视就走了。
最初的设想只是抓出一些个言官,顶多一两个侍郎。
然而,结果却实实在在的打了他的脸。
然而现在是朝堂上近乎七成的言官都陷落进去了,同时六部有五个侍郎也牵涉其中。
你是个嫉贤妒能背后造别人谣的奸邪污烂小人,那谁还敢跟你一起混啊!
“拿些许银子,一会儿找几个诗社的吃个酒、递上几封仪程让他们帮帮忙!”
这些是很多诗社、读书社兴起的原因,最初他们或许是真的为了做诗、读书。
这可真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一时间几个贡生皆满脸愁云。
在他房间里坐着的聂常泽耷拉着脑袋,唉声叹气的道:“早说了咱们别招惹人家麒麟儿,现在好了吧……”
却见严旭来回渡步,一咬牙低声道:“告诉他们,有几位侍郎的帖子我们也是能拿得到的!”
其余的几个国子监里的贡生亦都脸色发黑,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
“他痴虎儿不让咱们活了,咱们也不能让他好过!”
“乓啷~!”国子监里,严旭直接气的摔了手里的茶碗浑身哆嗦。
聂常泽嗤笑了一声,冷笑着道:“莫非你要打上门去?!砸英国公府?还是砸他的草庐?!”
这也是贡生们“清议”形成的原因之一,亦是贡生们的依仗之一。
可他还得负担签押、司仓、管监、管号……一大批人的薪水,还得养家糊口。
“还未病入膏肓,自然有得救。”若是张仑大概猜到了弘治皇帝的想法,不由得撇了撇嘴。
实际上这也是为什么其他人拼命要把他们挖出来,证明自己不是麒麟儿口中的烂泥的原因之一。
在仕林里名声要是砸锅了,那以后就真甭混了。
或者说最近的早朝都散的很早,在大批言官被扫荡了之后大家忽然发现朝堂效率居然提高了。
“更有国子监贡生百余人一同喧闹,称之要往礼部要求彻查除奸!”
聂常泽知道严旭的意思,这也是贡生们常用的手段之一。
自己去被砸才有份罢?!
这一追溯顿时他们这票人就原形毕露了,他们没法说清楚自己听谁说的啊!
几人听得顿时有些心动了,若是如此安排倒也未必是不成的。
于是寻来了这些个想要与他们求官的贡生,让他们出去给痴虎儿造谣。
挂逼了一大票喷子杠精们,剩下的不是琢磨捞那些大海商就是琢磨怎么扳倒玉螭虎。
“这次牵涉的……实在太大了!痴虎儿,你看……”
于是一时间朝堂上大家居然非常和气,六部处理日常事务无比顺畅。
但总之肯定会有言官蹦达出来恶心你一下,犹如癞蛤蟆在你跟前你还不能拍死他一般。
大明中后期士子与官员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奇特的,士子想要依附于官员飞黄腾达。
“今夜吾等各自撰文,趁三更时分张贴于监内!做成清议!”
一年后除六人犯案被诛外,其余全部流徒。
首先就是他没有制定一个全面的机制,仅仅是依靠个人意志去执行这种政策。
然后你在回去问那谁谁谁,又得知前一个传播者是谁。
哪怕是造成不了什么伤害也得恶心他一下,小道消息大家最爱听嘛!
弘治皇帝揉着自己的眉心,悠悠的叹气道。
若是以往这种绝对不会有人察觉到是他们做的,可麒麟儿这么应景儿的一骂大家就好奇这些话谁说的了。
所以这几人算是被这一巴掌不止抽的眼冒金星,那是直接抽的大脸着地——啥脸面都毁了。
顶多是去国子监把他们都捏死。
原本东厂萧敬、锦衣卫牟斌他们查三省海商勾结倭寇事件,再交予刑部。
张小公爷自己并不知道又有人要赶着作死来折腾他,若是知道了……他还是无所谓的。
洪武十八年户部侍郎郭桓盗卖官粮案,当时整个国朝上下大小数万官员几乎全数涉案!
在台阶下的是忧心忡忡的刘李谢三大学士、户部佀钟、刑部白昂,还有悠哉悠哉的张小公爷。
“我们不能砸过去,他难道还能砸过来?!”严旭冷笑的看着这些个同窗们。
其余人等听得聂常泽的话不由得唉声叹气,这些地方是自己能砸的么?!
谣言是他们传出去的,让他们去传谣言的是那些个言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