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小公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9章 密奏表心玉螭虎,走投无路莽应龙(下)(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明国的老爷们说了,这些头人这辈子都回不到安南、东吁了。

    “半个时辰前各部回报,已擒逆匪一万三千余。只是有冥顽不灵者四千余,不得不……”

    这其实就差不多一个意思。

    瞪大了眼珠子不敢置信,以往来说都是他们这些个败兵被砍了脑袋、卖身为奴啊。

    饭食虽然没肉,但胜在管饱啊!

    “打仗老乡前面冲,老爷只管把我们轰。便是得胜也无用,老爷的财宝谁得分?!”

    也是他们安南、东吁之前的俘虏,扛着一桶桶的大米饭就上来了。

    所以这会儿被卖的时候,军卒们完全没啥心理负担。

    “让崽子们都算算哪儿弄坏了,回头得给人把银子赔了。”

    比如《诗经》里面的《郑风》,那句“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再听着小公爷让通译给编出来的词儿,再碰到这些个同袍之后就有底气了。

    张诚笑眯眯的打断了莽应龙的话,转头吩咐:“好歹亦是一时豪雄,给他些许体面罢!”

    而且很多时候车马驿还不发达,普通人更加用不上。

    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他们的主力在他们面前被击溃。

    东吁这边就不一样了,他们还是有不少头人。

    “放心!咱家说了不取尔等性命,自然是不取的……”

    “降者不杀!!”

    州县他们更是不敢靠近,别说他们靠近了。

    沿途还需经过十余州县,并多个宣抚司。

    唔……就是胯|下一物,若是说上来意思就是:不见美男子,只见一沙雕。

    而春城城外的营寨内,却在进行着一场别开生面的大会。

    这几天里虽然是被看管着,可也好吃好喝有营帐住。

    “山顶有花山脚香,桥底有水桥面凉;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

    唔……这真真是一个甚好的体现啊!

    我们要依靠人民、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去击败一切敌人!

    甚至可以看到山的那边,不时冒起的硝烟。

    这些人和他们的亲兵平日里,也没少拿普通军卒们做牛做马不当人看。

    谁特么脑子抽抽了,不远千里跑明国送死来啊?!

    甚至有些更加露骨、更加粗俗的,夫子也没有收录到《诗经》中去。

    这打了半天谁都饿了啊,如今这会儿什么老爷不老爷的。

    他们这么唱,就相当于您今儿微信上挂个“哥哥鸟儿18,敢问何方姑娘可堪一战?!”

    响起的枪声让他们瞬间冷静了下来,那几个山歌手则是看着被震慑的他们满意的道。

    这些俘虏在被甄别、教育了一番后,普通军卒被看管起来投入到修筑道路上去。

    这立马引来了一阵的欢呼!

    莽应龙没有说话,败军之将说什么都是错。

    他们都是那批被收拢回来,出身普通百姓的底层军卒。

    “老爷头人为财宝,驱赶老乡来打仗。沿途做牛又做马,米都不曾给吃饱。”

    也是咱们贫苦出身的人啊,不会骗咱们的。

    明国老爷说了,咱们就是被自家头人、老爷逼着来打仗的。

    然后打击安南原本的大族,所以他们的头人倒是不多。

    小声给其他人说,这确实是内谁谁谁家的谁谁谁。

    “三屈指,或是你们出来……”

    顿了顿,一边走着张诚一边道:“黔国公现在在何处?!”

    或许他莽应龙能有的,只是死路一条。

    自己的身后是骑兵,人家四条腿跑的比自己两条腿要快。

    “知道你也不愿来,只是老爷们压迫大。想到家里老和小,你整夜整夜睡不下……”

    后世咱们可以微信、陌陌摇一摇,古时候咋办?!

    这一番话说的,被俘的安南、东吁军卒们顿时便潸然泪下。

    营寨外围是国防军的黑甲军卒,而内围里却是一大群之前便被俘虏的安南、东吁军卒。

    那交流咋办?!

    在这里投降或许还能有条活路,若是到了其他宣抚司头人土官手里……

    他双眸有若鹰隼,微微眯起中寒光四溢。

    “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

    这明国老爷咋不按剧本走啊,居然是要抓那些官老爷放了自己等人?!

    子都是美男子、良人的代称,而这“且”字在此处则是取其形象寓意。

    那汪直身侧的黑甲军卒闻言拜下:“老祖宗仁慈,属下这便知会他们去。”

    然而主力直接在他们面前,被张小公爷的火炮轰的分崩离析。

    和院子外面的厮杀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院子内的此刻却安静无比。

    咬牙切齿的,莽应龙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我东吁……”

    大家们想保留着“雅”,不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