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春燕那里了解到渴望基金其实是一家做文教用品的公司准备上市时为了营造社会责任形象发起的,助学可能只是一个噱头,不知道能延续多久,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成绩优异能考入国际名校的话这个基金会一直资助到毕业。
席英有些心动,出国对于这时的她来说就是天方夜谭,可当有了切实的途径和梯子搭载,她难免不受诱惑,国内没有资历背景妄想将来一飞冲天是何等艰难,若是能去外面看看机会或许会更多。
可是她还有奶奶和未完的牵挂,不是说舍就能舍下的。
其实她并不需要这么久,只要挨过这两年,只要上了大学,有了更多的支配时间和进行社会活动的最基本的门槛——法定年龄,她根本不愁养活自己。
知道了这个基金确实存在,也知道了诈骗犯原来没有骗她,他也就这么一点可取之处了,想起诈骗犯,才恍惚发现已经这么久了啊,四年了,她都快忘了他长什么样了。
本以为跟这个基金再无交集,毕竟不出意外的话她现在勉强可以靠着好心人的帮助在春城读完高中,可意外为什么叫意外?就因为它可以在你始料未及之时突然出现在你的计划范畴之外。
元旦回来,班主任公布了五组是这次月末小结的第一,这个结果让整个班级的人都大跌眼镜,就连她们组除了薛仪剩下的其他三人也不敢相信她们居然能拿第一?还有,八组十个学霸居然没考过她们五个掉车队选手?
八组多半人对这次小考的结果心存不忿,名次是小脸面是大,除了陶晏他们其他人几乎全军覆没,说好了这次准拿第一,没想到让别人看了笑话,特别是之前想进却进不来的一些人。
不过要说最最生气最失望的还是邱安娜,本以为这次好不容易踢走了眼中钉,眼看着陶晏已经跟席英疏远,她以为机会来了,特别是让这些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人都能好好正视自己,没有她们的成绩帮忙吊着,她们就是垫底的货。
在她眼里平时不管是实验、活动还是课题,席英成绩本来就那么差了还什么都不做,该她做的那一份全都要陶晏帮她一手包办,可是又不敢说什么,每次只要稍稍提一嘴,陶晏就会帮腔替她开解,让她怎么能不嫉妒。
八组的人都知道她的心思,别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