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找媳妇不如看岳母”、“找女婿不如看公婆”的理,看不清准女婿、准儿媳,自然人有他们千百年来一套熟悉的办法。办法除了实地探访,就剩正面接触。
一趟“瞧家”,亮了郑立江家底。
也让聂云丽父母对郑立江的人品及将来,准备来一个全盘定调。
事前有关郑立江的风言语,聂云丽母亲早有耳闻。她不想聂云丽搅下一趟深水。可耐不住女儿好话说尽,她只有暂时将风言风语,暂时放下。
将信将疑间,她得借“瞧家”来证实郑立江的家境及人品。
“瞧家”这天,聂云丽母亲跟在聂云丽和郑立江身后,七拐八扭,拐进了郑立江家村子,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
一行人走进了郑立江的家。
极眼所到之处,是郑立江家老房子的逼仄与破旧。一家六口人,挤在一所失修的“一只手”房子中。房子光线昏暗,是过时的土地盘、老木料。令人不安的,是家中多了鸡猪,散发着一股畜禽的尿臊味。
聂云丽母亲不住心翻。碍于礼貌,她不好掩鼻,只有让郑立江带路,细细看过每间屋子,坐到堂屋。
四顾无人,她问及郑立江,你家里人哪儿去了?
郑立江这才明白准岳母看重的是人。他赶紧到村子里转了一圈,找来了在村子里游荡的父亲,让弟弟去田地里找下地干活的母亲。
聂云丽母亲的脸,晴转多云。一家人好像对这次名正言顺的“瞧家”,没有作好应有的准备。
屋外来了一人,是亲家公来了。
他一张口,嘴里打着哈哈。问东,他答着西。
双方的初次见面,成了扯东拉西。
父亲的到来,令郑立江难堪。聂云丽悄悄扯了母亲一把,努努嘴,让她少说几句,不与对方答话。很明显,郑立江的父亲多多少少有某方面的疾病,还病得不轻。
面对神智不清、丧失劳动力的老男人,在场所有人只剩下了苦笑的份。
亲家母来了。她看上去身体硬朗。一听说亲家来到,着急着,急匆匆挑了一担刚挖的洋芋回来。
在聂云丽母亲面前,郑立江母亲说话粗声大气。两人坐到一起,与保养得白白嫩嫩的聂云丽母亲相比,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