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乡镇税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何家包子(1/6)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如春饭店的税收一经调整,立即在小镇引发不小轰动。

    如春饭店是老城最大的老饭店。它经营多年,虽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它的身后,凝聚了老赵和子女的艰辛。饭店始于改革开放,中途迎上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坐享发展红利;到如今,老赵一家人推倒了过去破旧不堪的土墙瓦房,立起了水泥房,矗立小镇十字街头,俯瞰南北国道、东西新城,衔吞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已成为小镇的优选待客之所,俨然行业领头羊。

    身为行业龙头,如春饭店对身后大大小小的几十家饭店,有着不一样的影响力。正因为如此,如春饭店的税收,成了整个行业税收变化的晴雨表、方向杆。可它多年来,税收一直趴窝,让业内的老二、老三,甚至小蝼蚁大小的小饭店,在其荫佑下,雨露均沾,滋润有加。它庞大的身躯,遮挡了历届几任税收管理员的视线,让税务分局投鼠忌器,成为税收增长的巨大障碍。现如今,它的税收一经调高,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波。餐饮店老板们敏感地意识到,曾经躺在如春饮店身后的一成不变,一去不复返。

    眼看好日子到头,很快,餐饮业老板们不得不面对现实,接受了税收调整,在王志山的一份份通知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半个月时间不到,小镇的大小饭店,无一例外,在税务分局统一标准之下,分地段调高了纳税定额。

    局面打开,也让小镇炸开了锅。

    牵一发而动全身。餐饮业的热闹程度,无疑超过了大五间服装店。

    一份份税收报表崭新出炉。餐饮业税收首次实现翻番。

    张兴福的分局长办公室,成了接见餐饮老板们的会客室。

    税务分局多少年没有摊上这样的事了?张兴福不时问自己,接待纷至沓来的饭店老板们。老板们南腔北调,有操本地话的,也有说着外地话的,令张兴福应接不暇。一一对号入座,张兴福倾听老板们报出各家店铺地点,兴奋异常。

    几家反应不大的饭店,全是大街小巷各家做炒菜的堂食饮店。

    大呼小叫,甚至一脸哭相的,反倒成了一家家米线餐馆。

    米线餐馆老板们反映税收过重。

    不时找上门来的,是一位名叫“张宁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