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街天。张兴福调整了王志山的跟班,让他跟了谷文武与张焕娣。
三人去的是原木市场。
原木市场在老城南门。这个地方过去专卖柴草,入口处不显眼,没有标志,也没有示意,路边几所烤烟房一左一右,形成一个天然巷口,走进去,便是原木市场。
三人走进去,豁然开朗。时间在农历正是七月。一大早起了南风,应了当地人不时念叨“七月南风下大雨”的话,下过几场雨,让整个市场泥土地盘变得大摊水、小摊水,像是一面面镜子一样,映着蓝天白云。
人来人往,来看木村的人多了起房盖屋的喜气。建房盖屋的人家多,让木材市场迅速升温。它扩大着地盘,占用城边的田地,有足上几十亩大小的规模,周围建盖了油毛毡房,将中间空场围在中间,便是专营木材的专业市场。与县城相比,它眼下最为红火。红火的原因,源于江北镇慢一半拍,沦为欠发达城镇,与早一步一步跻身钢筋混凝土的县城相比,不少村民围着木材打转。有需求就有机会。红火的木材需求,让不少县城老板纷至沓来。他们租下场地,搭上木板油毛毡房,将场地中央的空场瓜分过后,堆上或粗或细的木头。木头有去皮的,带着外皮的,加工前全是原木,被工商、税务取名,管它叫“原木市场”。
见到三人,老板们不时招呼。
谷文武不客气,大大方方坐了进去。男主人招呼三人,拿出外地香烟,介绍着牌子,给抽烟的谷文武发烟。谷文武推辞着,手却实诚,接了烟,烟筒成了来手不拒的家伙什。他接过水烟筒,不时一阵咳嗽声。
谷文武吸烟动作独特。头抬起烟筒的间隙,他会不自主一甩头,将额上头发一抖,脑袋转动个小半圆,再次下巴尖嘴往前一冲,嘴巴全塞进烟筒里。随后“啵啵”几声响,吞云吐雾。如此动作,再加上油亮光滑的大背头头发、前冲的尖下巴,极具老板派头。不细看,他与木料老板们无异。只有背着单肩黑皮公文包,与张八一的一模一样,一看就是统一制发,与不背包的老板们区分开来。
随谷文武和张焕娣进出几家老板的油毛毡房后,王志山惊奇地发现,原木市场老板与街头的小摊小贩们相比,完全是另外一个天。这里的老板们做惯了大宗买卖,赶上年头好,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