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校长此问的真正意义不是要问他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而是为什么而来到这个世界!
校长虽然没有融合道迹,但以他的思想觉悟,肯定是发现了通天教主对于道的困惑,所以想借着这个问题跟自己坐而论道,从而跟自己阐述科学大道!
道,不辩则不明!
想要论道,诸葛全通马上又回忆起了通天教主的道。
截教的教义思想是道法自然。
不分披毛带角之人,湿生卵化之辈,皆可同群共处。
主张上道无德,下道唯德。
大道五十衍四十九为定数,一线生机遁去,截教的教义是截取这一线生机,演变六道。
截教行事逍遥洒脱,能破能立,以自身道法利剑,斩破世间种种虚幻、束缚,为众生截取一线生机!
只不过,由于通天教主自身性格原因,他除了在早年收了四位弟子,之后无数万年都不再收亲传弟子。
不过,他经常会大开山门,公开传法,几乎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对于修行的感悟告诉他人。
四大弟子常年跟在身旁言传身教,受益最多,修为最高,在通天教主闭关时,常常由他们代为传授门人功课。
只是,功法得来容易,珍惜者也就少了。
如此一来,截教也逐渐形成了两大特色:其一,弟子极多,精英极少,往往修行千年,也不过天仙、玄仙修为,达到金仙境界的屈指可数。
其二,弟子之间比较平等,即便是二代和三代弟子之间也没有显著的区别对待,相互之间关系和睦,注重情义,但林子大有很多的鸟,良莠不齐,再加上截教的门规就是没有门规,这导致高层对普通弟子约束力趋近于零。
通天教主同意签押封神榜,并且传下紧闭门庭,静诵黄庭一卷的命令,也多少存了一丝去劣存优的意思。
问题的根源就出现在这里!
就是在签押封神榜之后,通天教主越发的觉得大道难测,前路难寻,这才一次又一次地以先天之数推衍曾经属于他的一。
通天教主已经察觉到了自己的一线生机出现了不可预料的变数,但也因为这个变数,他又以此为基础推衍出了另一个一。
圣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