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勤劳吃苦的人,家里的日渐拮据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高考一结束,他就去县城找到一个工地,在里面当起小工,具体工作是给砌墙的工人师傅搬砖,然后将提前搅拌好的水泥铲来放在砖上,师傅会用一把桃形的小铁铲子将砖块用水泥固定好。
有经验的师傅肉眼就能码得整整齐齐,有的师傅则是从楼上吊一根线下来,线的下面拴半块砖头,这根线就直直的垂了下来,相当于一把标尺,砌起砖来整齐划一,不会跑偏。
工钱是一天50元,饶是他这经常干农活,在学校参加长跑、打篮球的精壮身体,这样的工作干下来,也累得够呛。
叶飞的成绩是县里第一名,广泉市第二名,比第二名595分高出了整整30分。
当叶飞妈来到村委会的时候,屋里已经挤满了人,大家正在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说叶三斤的儿子从小就聪明,一看就是吃官家饭的。也有人说,看到叶家的祖坟里冒青烟了,果然出了贵人。
叶飞妈和大家打过招呼后,给大家发了烟,然后奔穿着一身绿装邮递员的人走去,邮递员常年跑这条线,村里的人基本都认识,把一个厚厚的信封递给了叶飞妈,说了声,恭喜了,叶飞妈拿出准备好的一盒烟烟递了过去,邮递员接过后骑着墨绿的邮递自行车而去。毕竟这也算喜烟,一年碰不到几次,拿来不算犯错误。
信封上写着京华大学字样,背景是一幢古色古香类似宫殿一样的建筑,叶飞妈看着儿子的通知书,内心激动不已。村民们拿过来通知书相互传着看了一阵,纷纷投过来羡慕的目光,说上一番恭维的话,渐渐散去。
叶飞妈回到家里,洗了下手,用毛巾把手擦干净了,才把京华大学的通知书打开,戳着双手,露出难得的笑容。然后给叶三斤拿过去看,叶三斤噙着泪水,口齿不清的连说好好好。
打开信封,拿出通知书,上面写道:叶飞同学,恭喜你被我校法学院录取,落款是京华大学。
还有一份入学须知,告诉开学报到日期,需要准备好户口和粮油关系,还有学费、住宿费及学杂费,共计5000元。全家看着这个数字,瞬间沉默了,刚才的喜悦荡然无存,这个数字把九十代的一个农村特困家庭给难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