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的故事是从一个山区里开始的。
上世纪90年代末,位于太岳省北部山区的一个村落,三面环山,只有南面的山谷中间一条土路通往外面的世界。
这里人们世代务农,靠天吃饭,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耕种收获,繁衍生息。
夏日的一天,人们刚吃完午饭,躺在自家的炕上,扇着蒲扇,驱赶着余热。村里的大喇叭突然发出刺啦刺啦的响声,伴随着喂喂的试探声,村支部书记熟悉的声音通过喇叭飘扬在村里的上空:叶飞,叶飞,请来村委会领取京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立马过来,邮局的人还等着你。”
这种喇叭在村里的传播力极强,很快村里一片沸腾,叶三斤的儿子叶飞考上京华大学了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像潮水一般蔓延在村里的大小角落。
村民们纷纷爬下自己的炕,穿过街头,来到村委会看看京华大学的通知书是个什么样子,回来好给自己还在上学的孩子加把油鼓鼓劲,来年也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学。
叶飞的父亲常年瘫痪在坑上。他年轻的时候喜欢酗酒,几粒花生米就能喝上一整天,他从早上起床就喝,喝到晚上,每天能喝掉三斤酒,就这样叶三斤的名号在方圆十村八里传了开来。
由于叶三斤体力比较弱,农田的活也干不动,就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刚开始生意倒也不错,但由于叶三斤开门就喝酒,自己把小卖部的酒和花生米几乎给承包了,再加上一天里喝得晕晕乎乎的,经常给人们算错账,所以几年下来没赚到钱。
不幸的是,由于常年过度饮酒,身体扛不住了,突发脑溢血,病变部位压迫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截瘫,生活不能自理,说话口齿也不清楚。
叶三斤像个婴儿一样,吃喝拉撒都要在炕上解决,让不得不照顾在他身边的叶飞母亲苦不堪言。
本来就不算富裕的家庭由于父亲瘫痪,一下子变得风雨飘摇,日渐拮据,家里种了几亩地,主要靠叶飞周末回来干活,总算够家里吃,但是没有多余的活钱。
加上叶三斤这些年看病吃药也没少花钱,因病返贫,成为村里最困难的人家。
当村里人还在反复咀嚼消化叶飞考取京华大学消息的时候,他这时候并不在家,在县城里的工地上打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