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与敏捷,不会发现的。
“娘子,在家好好的!等相公给你带好东西回来,乖乖的。”
“嗯。”姜瑜儿闷声回答。
许淮隐提起两包袱,没觉得有多重,很轻松,想着娘子没给他准备多少。
几人要先徒步到镇上,再去租马车,前往淮州。
李氏不知是何缘由也跟着去了,沈氏怀着身孕,不便前往。所以家里就剩下她与婆婆,还有沈氏。
二哥临走前,托付婆婆好生照顾沈氏,还给了婆婆两百文钱。
不知怎的,二世祖走后,姜瑜儿吃饭都不得劲了。
片刻,她打起精神来,天大地大,赚钱第一大。
意识到,熟食也能吹后,她变得轻松不少,将厨房的窗户关上,拿出少量的材料,做出满意的饭菜。再对其一吹,少量变多量。
生煎,土豆炒肉片。
将装有饭菜的木桶,轻松搬至牛车上固定好后,姜瑜儿也坐上牛车。
大黄牛已熟悉路,不用姜瑜儿赶。去的路上,遇上了赖三娘子,她主动提议捎她一段。
姜瑜儿帮她把竹筐搬上牛车,发现里面装了晒好的松茸。
“我相公上山去采的,原本我说我去,他要忙田里的活,他说深山危险,田里的活也不是天天有。”
“他很疼你。”
“是的。”
姜瑜儿看见她说完这话,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可她的日子并不好过,有个药罐子婆婆,瘸腿公公。准确来说赖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也包括嫁出去的赖妮。
娘家有两个拖累,能嫁什么好人家?
即便如此,赖三娘子也没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与热爱,当真是位坚韧的姑娘。
“赖三娘子,有人愿意一筐鱼,还有人愿意给你鱼竿,你会选择要哪个?”
“我会选择一筐鱼。”
“为什么?”
“因为鱼既可吃,也可换钱。有了钱何愁买不到鱼竿。”
“是啊。”
姜瑜儿没再说话。来到镇上,姜瑜儿便与她分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