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国子监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马车,让她们这么早起来也是为了让她们提前徒步去城郊的庄子。
虽然很早就起来了,但大家对这种新奇的出行方式很感兴趣,找到各自的好友后就叽叽喳喳地上路了,半点不见之前的萎靡,就和现代那些要去春游的小学生一样。
江淼算了下国子监到城外的距离表情不甚乐观,她趁着人员混杂中途脱队找了家铺子进去吩咐了几句。
刚开始大家还说说笑笑,但出城后没多久,队伍里说笑的声音就停了下来,队伍里不断有人询问“怎么还没到”、“还有多久啊”。初秋的早晚温差很大,有些穿得少的甚至已经手脚冻得冰凉。
好不容易到了地方,大家都又累又饿,但带队的老师却只给每人发了两个硬邦邦、黑黢黢的杂粮窝窝头,人群中顿时传出一阵阵抱怨声。
“这什么啊?硬邦邦的,能吃吗?”
“就算没有肉包子来几个馒头也行啊,这玩意给猪吃猪都不会吃吧!”
“……”
头发斑白蓄着山羊胡的夫子站在放馒头的框前,表情严肃:“年初江南水患,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像这样掺着麦麸的窝窝头,四个就可以换一个六七岁的孩子……”
夫子的声音抑扬顿挫,非常具有感染力,听完他的话学生们渐渐安静下来,不敢再抱怨窝窝头难吃。
一群人就着热水吃完硬邦邦的窝窝头后,夫子开始给她们分配工作。
华国人为禹朝提供了亩产一千多斤的水稻种子,在禹朝这个水稻亩产不到两百斤的地方可以称得上是“神种”了,皇帝下旨让京城周围的百姓都种上了这些“神种”。
他们是四月份播种的中稻,到现在刚好成熟。华国的老师见国子监很多学生都不珍惜粮食,便想让他们亲自下地体验一下种地的辛苦,切身体会一下百姓的不易,这样他们以后就算做了官也不至于对农事一无所知。
一千多名学生被分散到了好几个庄子和村子,所有学生自由组队,三人一组,每组要在日落前完成一亩稻子的收割,割不完就没饭吃。
村子里种田的好手一天最多能收两亩地的稻子,三个人收一亩地的稻子对他们来说并不算是什么难事。
江松江柏两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