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此次宴会最关心的人,首先就传召了他们三人上前。
各自勉励夸奖了几句后,一人赐了一壶酒,一道菜。
望着底下新选上来的三个人才,尤其是正中间的刘殊年纪轻轻长得又好,皇帝看着更是欣慰,他兴致勃勃地问身侧的朱懋:“懋儿,这位状元郎挑得怎么样?你觉得他可以任个什么官职?”
目前朱懋和刘殊约定两人的关系需避人耳目,暂时不能叫别人知道,听到皇帝提起刘殊,朱懋的神色像是从来没有见过他一般,先认认真真地看了一眼才道:“皇祖父,您亲自挑选的状元郎怎么会差?连我都听说了这位刘状元连夺三元,想来学问必定是极好的,至于官职——”
朱懋笑着说:“孙儿在这上面可是一窍不通,不敢乱说给皇祖父添乱。”
皇帝话出口也知道这话问得不太妥当,见他懂事,心中满意,“没事,懋儿不必妄自菲薄,你年纪还小,将来……”他没有说完,拍拍朱懋的手。
皇帝转头看底下的刘殊,态度称得上可亲,“刘殊,你可有婚配?”旁边的榜眼和探花一看那老成的样子必定都成婚了,只有刘殊,年轻英才,长得又好,就算公主不合适,宗室里面也还有好几个不错的女孩子的。
场上许多好奇又期待的目光向刘殊投去。
刘殊带着恰到好处的腼腆回到:“回禀陛下,已经成婚了。”
皇帝有一点点失望,但很快过去,“哦,不知是哪家小姐?”
刘殊说:“内子路氏,并非什么高门大户,岳父大人与我亡父曾经交好两人订下婚约,我们二人两年前完婚的。”
“原来是亡父遗愿。”皇帝赞叹道,“你父亲若泉下有知,得此麟儿,又如愿娶了故人之女,定然欣慰。”他兴致来了,又赐了施蘅一整套的头面首饰,刘殊恭恭敬敬地替施蘅谢恩。
长宁大长公主心情有些复杂,她昨日才和这位状元郎进行了一场不算成功也不算失败的见面——
刘殊语气诚挚地对她说:“殿下,至少在这一件事情上,您和我的目标是一致的,何不求同存异呢?蘅儿与我现在感情越深,将来再回到博陵侯身边的可能就越渺茫,而且——我可以向您保证,就算有事发的那一天,我也绝对不会把您说出来,一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