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大臣在外忙碌,好消息不断传入皇宫,皇帝倒也乐得潇洒自在。
所以这段时间,乾清宫里也一直比较冷清,无非就是太后娘娘偶尔来一回,帮着孙氏一族求情,希望给他们保留一些职位。
对于这些,皇帝也懒得搭理,朝廷一事,如今早已没有太后说话的份了。
只不过,正统十四年,这可是“朱祁镇”一生中最为关键的一年,所以,他偶尔会做一些噩梦,梦到自己被瓦剌大军抓走,然后被带到了漠北,在冰天雪地之外,冻得浑身颤抖着。。。
每当噩梦惊醒的一刻,他都有惊魂未定的感觉。
北境不会出什么事吧?毕竟,那些关外部落一直都在对大明虎视眈眈。
一百年前,他们的祖先率领铁骑跨过长城,入主中原之地,建立了大元王朝,由此助长了他们的野心越来越大。直到几十年前,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又把他们赶到了长城之外。
如今,虽然大元早已覆灭,可是,瓦剌、鞑靼等关外部落,还始终想着可以再次进入中原。
因此,每当关外部落的实力稍微强大一点之后,他们又会惦记着中原这块“肥肉”。
一想到这里,李一定觉得,必须要把于谦、郑三月迅速召回京城才行。而且整顿兵马和“地丁合一”征税都进行得比较顺利了,让他们回京也是理所应当的。
于是,他即刻给内阁下诏,以六百里加急的方式宣于谦、郑三月、郕王和英国公回京领赏。
除此之外,还让内阁时刻注意北境之地的消息。
自从上次瓦剌使者入宫觐见,已经过去半年有余了,边境之地建立了互市,也算是小有成效了,给朝廷增加了不少税赋。
如今有了郑三月和于谦两个“左膀右臂”,外戚势力和武将勋贵们都遭到了打压。
李一定觉得,王振已经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他的存在,不过是朝廷的一座“大金库”罢了。
只是眼下朝廷还不怎么缺钱,所以,就让王振再多活一阵子吧。
正当李一定想要下旨召回王振的时候,王振却灰溜溜的回到了京城,并且带回了一个天大的坏消息:陛下,瓦剌太师也先,连同鞑靼、阿鲁台等关外各部,以十万兵马攻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