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于谦离开皇宫不到半天,一道圣旨就从皇宫送到了京师三营之中:即日起,由兵部尚书于谦整顿三营兵马,如有不听令者,以军法惩处!
京师三营的将领们听到之后,瞬间炸开了锅,要知道,这些人以前可只听命于皇帝,如今,突然来了一个兵部尚书于谦负责整顿兵马,他们当然不服了。
更为主要的就是,他们的心里也清楚,京师三营表面上是大明最强的军队,可实际上,里面也有很多的弊端。
虽然这些将领们也知道,这些弊端会影响军队的战斗力,但是,他们也不想去改变这种现状,因为其中会牵扯到太多人的利益。
而统领三营兵马的将领,从永乐一朝开始,就一直受到皇帝的宠信。加上京师三营的粮饷好,所以京师三营之中,大多数将士都是父子兄弟或是亲戚朋友。
在最初的时候,京师三营到了战场,战斗力是越来越强,但是随着时光飞逝,如今的京师三营中,疏于战备、军纪溃散,又容不得外人指指点点,所以,真实的战斗力,一直都在下降。
如果于谦要来整顿兵马了,那么就意味着,他们再也过不上以前那样舒坦的生活了。
在神机营的大帐里,几个年约五十的老将军就在讨论着,如何应对这次的“危局”。
“于谦有什么本事,他凭什么来整顿京师三营的兵马”
“不就是平定了一个小小的麓川吗,就当上了兵部尚书,陛下也太信任他了”
“他来了,我们哥几个,照样不用把他放在眼里!”
可是,一个曾经参与过麓川战役的将领,却深知于谦的本事,所以,他劝告其他几个人,千万不要小看了于谦。但是,那些人却大笑了几声,根本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而五军都督府的人,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倒也挺高兴的,很多将领都是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想看看于谦怎么去整顿京师三营。
虽然同为大明军队的将领,五军都督府的这些人虽然和京师三营的人也认识多年,只不过,在以前出征的时候,双方也曾多次为了争功而矛盾,因此,私底下也有点互相看不顺眼。
其实早在永乐皇帝时期,京师三营和五军都督府的将领,那就如同一家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