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剌使臣离开京城之后,李一定早已想好了下一步的行动,那就是打压外戚的势力,以及从武将勋贵集团的手里夺取兵权。
为此,李一定召来郑三月商议了几次,因为现在他最信任的人就是郑三月了。
虽然内阁首辅曹鼐,还有兵部的于谦也很忠心,但是李一定并不想让他们卷入夺权的漩涡之中,最起码现在的局势还不够明朗,而他也没有足够的把握,所以,只能让东厂的人来办事,最好是可以搜罗到一些罪证,从而找到突破口。
郑三月知道皇帝的用意,所以他让东厂的心腹去处理此事,谁要敢泄露半句消息,脑袋搬家!
没过多久,一个消息传到了京城,麓川首领思机发起兵五万,攻打了平缅宣慰司,还嚷嚷着要自立为王,一路打到京城来。
于是,李一定立刻召来内阁大臣商议,此事该怎么处理?
其中有几个内阁官员,就反对出兵平叛,说麓川之地人烟稀少,尽是豺狼虎豹出没之地,对于大明实在没有什么价值。
可是根据曹鼐所说,麓川之地,地势险要,乃是大明的边境重地,扼守大明的西南大门,所以从太祖皇帝开始,就一直在麓川设立官员,只不过,当地的部落土司太多,所以,经常会出现动乱。
就在朱祁镇当政的这些年,朝廷已经先后三次派兵平定麓川的叛乱了,也耗费了很多的粮饷,虽然每次都打赢了,可是最终却是收效甚微。
在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李一定的心里立刻有了主意,麓川之地这么重要,大明肯定还得派兵的,而这一次,也是他夺取统兵之权的机会。
所以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李一定提出派兵平定叛乱,文武百官也是赞同的。然而,在谁去统领三军的问题上,却出现了很大的分歧。
李一定就想着御驾亲征,一来是想着树立威望,毕竟麓川叛乱的兵力不多,所以大明军队有着必胜的把握。二来是御驾亲征之后,就可以从外戚和武将勋贵的手里收回兵权。
然而,当李一定提出御驾亲征之后,几乎一大半的朝臣都提出了反对,其中既有英国公张辅、定西侯将贵、靖远伯王骥这些武将勋贵,也有以孙景林为首的外戚将军,还有内阁的一些官员,包括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