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有君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701章 过年之辞(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要不说丞相是高人呢!二十多岁的人……像五六十岁的人一样开始怕死。

    在场众人顿时就倒吸了一口凉气。

    喝够了,跳够了。金陵军的将领们还是觉得不够劲,居然改成了唱!

    但想法归想法,话却不能这么说。

    虽然是战争时期,但除夕之夜毕竟还是太难得了,一年只有这么一次,整整一年,河北大地上无论是兵,民,亦或是士族,农民,大家的精神都太过紧绷了。

    转眼之间,年关时节到了,天气越来越冷,北风呼啸,雪花纷飞,三家都开始歇兵了,河北的大地上从一整年的鏖战,转瞬间变成了一片喜气,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节,就算是再辛苦,再累,但自古遗留之节,还是要过的。

    陶商摇头道:“不差了!”

    如今那些老王也都到了天命之年,相继去世,如此一来,南匈奴王庭的上层就处于真空状态。

    “你要是不信,我可以跟你说点别的。”

    众人还是高声叫好,为郭嘉喝彩。

    汉朝人酒后跳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他们看来,酒后跳舞,作诗乃是一种风雅之事,而后世的人大部分人则管这一类酒后舞蹈胡咧咧的行为称之为耍酒疯。

    八年的时间,来到这个世界整整八年了,等过了这个年关,就是陶商来这个时代的第九个年头了。

    陶商拗不过众人,最终无奈的叹了口气,道:“告诉乐师,来首节奏高昂一点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而耍酒疯的人,通常也会有一个响亮的绰号——酒磨子,酒疯子之类的。

    “丞相唱一曲!”

    于耳鼻自信地笑道:“在下一个人不行,这不是还有丞相帮忙么?您不是让赵子龙随我一同前往?有金陵白马军相助,想要在瞬息之间定大事,也未必是不可能之事,就这方面来说,丞相却是比我要想的远多了。”

    就在陶商和于耳鼻窃窃私语的当口,那边厢,郭嘉已经端着酒盏,伴随着乐曲,高声唱了一曲。

    诸葛亮道:“老师乃是当世诗词大家,作品虽然不多,但首首足可流传后世,今日值此良辰若是不献词一首,岂不辜负今日之盛景。”

    众人一个借着酒劲一通哄闹,陶商则是使劲的摇摆着手,道:“我不行的。”

    他也从一个十七岁的少年郎,跨过了二十五岁的大关。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请丞相辞赋一首!”

    陶商唱到倒数第二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之时,一下子顿住了。

    总之,这一年来,大家的日子,过的也实在是紧张了,是时候找一个理由放松一下,并放纵一下自己了。

    “对!对!”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陶商点了点头,道:“校事府的能力,想必你应该是清楚的,这事他们应该是不会弄错的。”

    众人闻言一起感慨,丞相果然是爱才之人呀。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一场除夕酒宴下来,在场的众人都喝的上了劲,又很多人又开始下场端着酒盏舞蹈,仪态憨鞠。

    陶商笑着举起了酒盏,道:“好,既然如此,那回头你便回去准备吧,我让赵云率兵保护你回南匈奴王庭……不过这一次的事情,恐怕也不容易,听说南匈奴王庭那边,似是想要立你的弟弟栾提呼厨泉为大单于。”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独唱,双重奏,大合唱,一曲接一曲的,听的陶商脑袋疼。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大家招呼来乐师,一边伴奏,一边开起了演唱会。

    但听陶商一边打着八拍,一边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这词曲开场就好霸气的说。

    当然,这也算是迎接张燕的接风宴席。

    “不对,一定差!根本就压不上韵律。”众人也不傻,哪有唱到结尾是单数局,而且还是升律节奏的?

    敲铸钟的乐师们随即改变了音调。

    “嘶——!”

    这句算是怎么回事?大冬天的,哪来的鹿和艾蒿?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当然是真的。”

    不过很显然,大家对郭嘉在这种场合唱这曲词颇有议论。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丞相刚过二十五,这怎么就感叹去日苦多了?这词中的意境怎感觉像是老头子一样?

    陶商笑着招呼于耳鼻在自己的身边坐下,道:“耳鼻啊,前几日,我得到了一个消息,说是南匈奴王庭那边,负责执掌权力的老王去世了。”

    大好的年节,你唱的这玩意也不符合意境啊?

    一曲唱完,众人都是随声符合,高声叫好。

    这一句委实唱到了大家的心坎里!这天下还有什么心事是一顿酒不能解决的?

    二人在这边窃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