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有君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31章 曹操报仇(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正寻思间,袁绍忽然目光一转,看到了肿着脸黑着眼框的曹操,心下一计较,顿时有了主意。

    但陶谦既然没在,这种场合就请他儿子靠边站吧。

    三十六计走为上!

    “好吧。”袁绍淡淡言道:“既是孟德有此心,便调去进军阳人城的南面联盟,公孙太守欲助你精兵五千,其行可嘉,日后功成,亦可记上功劳簿!”

    开完会就聚餐,古代现代都一样……国人的特有传统。

    陶商盯着曹操手里的家伙,脸上的笑容更亲切热情了,道:“好说好说,咱们兄弟谁跟谁啊……曹将军手下留情,当心走火。”

    计较已定,袁绍随即命令摆开宴席,邀众诸侯赴宴。

    陶商眯眼注视着曹操,心中感慨万千。

    袁绍见众人皆都推诿不答,但自己已经是盟主了,却不能推诿……这事却是有些难办。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一个人却偏偏过来打扰陶商的清净。

    这样的人,袁绍暂时不愿意得罪。

    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等人纷纷出口表示赞同。

    众人喧喧嚷嚷说个不停,陶商心中却甚是疑惑。

    很明显,目前的这个状况属于后者。

    这话已经点的非常明白了,而且还顺便给了曹操一个台阶。

    不是没有策略,也不是想不出来……这些人,都在藏心眼呢。

    曹腾的风评虽然较好,但终归还是阉宦……特别是自党锢之祸与十常侍之乱后,宦官无论好坏在世家与士族心中均被归为恶党乱政一派,有一个算一个……这种观念绝非曹操一人的行为可以转移的了。

    曹操沉默了一下,缓缓起身,拱手道:“既然如此,操有一言,请诸公静听。”

    曹操见众人没有疑异,继续道:“第二路,便是要从酸枣县进兵,也就是咱们现在所处的正面进攻荥阳腹地,只是酸枣之地一路上诸多把守,卷县、广武城、虎牢关等都会成为障碍……但却最能吸引住董卓的主力军,此一路虽最为艰难,却也是胜败之关键。”

    袁绍见公孙瓒还没有自己的允诺,就随便助兵曹操,心中极为不喜。

    有人背黑锅了,他们自然高兴!

    这不是傻,而是气度!是大局观!

    曹操单手操着尖锐的短弩,瞄准的陶商的后腰子,冷冷的低声道:“我想试一试,是它快还是你快。”

    孙子!

    众人一致要求袁绍出谋划策,自己却都拒不出言。

    陶商心里暗骂,双手回身一拽衣服的后摆,刚想使劲扯开,却又生生的顿住了……

    那边厢,一个身材魁梧,浑身银白色铠甲的大汉站起身来,豪气赞赏:“孟德如此为国为民,真英雄也!某家由衷敬佩,我公孙瓒虽然不才,此番却也领来北地精锐三万……某今既奉盟主令,在酸枣与诸人共同进兵!不过却愿派遣得力干将,领精锐五千,相助孟德!”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上虽不表态,心中却不由得对曹操皆是高看了几分。

    出谋划策制定方针,说起来是挺容易……但十多路人马,各自有不同的诸侯统领,这方针一下,胜了倒是好说,若是败了,责任在谁?谁来承担后果?

    十余路诸侯中,若论最精于作战的人,南面当属孙坚,北面谁敢说不是公孙瓒?

    这是一个真正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当这么多人因为各自的心机,而互相推诿责任的时候,只有曹操敢于站出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袁绍将曹操放在中路,也是因为中路的诸侯较多,实力颇强。

    当然这对于陶商来说并无所谓,他倒是还乐的清闲躲在一旁默默吃喝。

    分析的确实中肯到位,真可谓一语中地!

    陶商依旧是保持着低调,躲在一个小角落,默默的吃着鼎中之食。

    袁绍摸着下颚的三捋飘须,默默的沉思了一会,赞赏道:“孟德之言甚善,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一听这个声音,陶商的腰顿时挺的笔直……是曹操!

    陶商看的出,现在的曹操并没有什么僭越的想法——他的心中想的全都是应该怎么匡扶汉室,应该如何打败董卓,又该如何救驾天子,又该如何还天下以清平。

    曹操主动要调往南面一路,令袁绍有些为难。

    “跑啊,你再跑啊,我看你能跑到哪去?”

    袁绍有意保护曹操,想让他尽量减少损失……毕竟曹操刚刚在陈留起兵,手下兵微将寡……说是一路诸侯,但名义上却还是张邈的部下。

    跟当初陶商在营帐内比划许褚的是同一型号。

    这一番话,算是把袁绍的好意彻底给怼回去了。

    说罢,曹操又道:“第三路,我议请豫州刺史孔公和长沙太守孙将军从阳翟出兵,占据洛阳南面的阳城,与中路的酸枣屯军东南策应,两路夹击董卓!可靖全功!”

    不过令人万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