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的是,曹操居然起身,对袁绍道:“南方一路,只有三路诸侯,未免有些薄弱,万一董贼先集中精锐兵力进攻阳城,恐有所失,不如由曹某率兵前往南方一路协助他们,如何?”
其实他想不低调也不行,众诸侯推杯换盏,高声互捧,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袁绍和袁术等人的,谁有闲功夫顾及他这小娃娃?若是他老爹陶谦在此,或许还有几位诸侯前来照看一下面子……
其实跟陶商在后世时的所见所闻一样……人有的时候是多干多得,有的时候却是干的多错的多。
可是刚跑了两步,陶商就痛苦的发现,自己无论怎么捣腾,可两边的景物却是一点也不动地方。
公孙瓒何等样人?那是驰骋塞外,威震胡掳的枭雄猛将,其麾下白马义从令人闻之胆寒。
曹操右手不知何时扔了酒盏,紧紧地拽着自己衣衫的后摆,将陶商牢牢地拖定在原地,黑黝黝的脸上露出了狰狞的笑容。
陶商心里快哭出来了,可表面上却还是慢慢转回身,露出笑脸道:“人生何处不相逢,这不是曹将军么?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咱们这是第二次见面了吧,应该算是老熟人了。”
袁绍站起身来,道:“好,既然如此,那河内一路便由袁某同河内太守王匡,上党太守张杨,广陵太守张超,北海太守孔融等负责;酸枣中路,则由陈留太守张邈、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桥瑁、吾弟袁遗,济北相鲍信,北平太守公孙瓒和孟德人等负责;南方一路,便由颍川刺史孔州,长沙太守孙坚,徐州刺史陶商公子负责;冀州牧韩馥在后方负责北面的粮草调度,吾弟袁术在南面负责粮草供给,众位以为如何?”
这一南一北两大强军,可以算得上是诸侯联军中的王牌。
公孙瓒一张嘴,在座诸侯尽皆惊诧!
但公孙瓒毕竟是诸侯军中难得的强者,又常年与北方游牧民族作战,麾下兵勇彪悍,特别是其骑兵的数量,在联军中只怕为最。
“陶大公子!我们好久不见了?”一个黑瘦黑瘦的矮子乘着众人高呼畅饮,端着酒壶和酒盏来到了陶商的席位旁。
他回头观瞧,暗道果然……
“孟德!”袁绍笑着对曹操喊话道:“孟德素来心怀汉室,立志救社稷于水火……袁某与孟德又相熟多年,深知孟德兵法韬略皆属上乘,不妨由孟德试言之如何?”
见曹操眼神坚定,袁绍亦是无奈,只好旁敲侧击:“孟德有此心甚令人赞叹,不过袁某觉得南边虽然只有三路诸侯,但孙文台勇武过人,善于用兵,威震天下!有他坐镇,你去不去倒也无妨。”
前番在市集上见到曹操时,多少有些以貌取人,真的是自己太肤浅了……现在听了曹操的话,方才知道,三国第一人物不愧是三国第一,潜力真是无限大。
曹操冷笑道:“熟归熟,你欠老子的旧债一样得还!”
一个陶商非常不想接触的人。
不跑,留在这里干嘛?跟你叙旧?呸!
可惜曹操的志向虽好,却有一点限制住了他……曹操乃宦官曹腾之养孙,乃属宦官之后。
有心劝一劝这位老朋友,但各路诸侯都在这里,有些话实在是不太方便细说。
曹操主动请缨调到南面的进军道路上……究竟是打的什么小九九?
说到激动处,曹操向前迈了一大步,声调略有些提升,道:“另外,各路诸侯若要是分为东南北三路进军洛阳,粮草调度便是重中之重,联军中至少要有两位诸侯,一南一北,为各路联军疏通粮道,供给策应,方可保盟军无忧。”
曹操也似是感觉到自己多少表现得过于激动外露,微微一笑,便坐下不再言语。
他答应助曹操五千兵马,那比其他人助曹操五万人可是还要金贵许多。
袁术虽心下不平,但袁绍让他总督南部粮草,终归还算是把他当自己人看……虽然也有不想让他立功的嫌疑,但能守在后方也算是保全了自己的实力,袁术也无话可说了。
别看帐内有十多路诸侯,但其他人心中的志气和抱负,包括忠义之心——加起来也不如曹操一人。
诸侯们纷纷点头表示赞成。
顿了一顿,曹操继续说道:“董卓居于洛阳,单就地势而言,所依仗者,虎牢荥阳之地也!当务之急,我等可兵分三路,一路从河内,南下直扑怀县,怀县东南方向乃是洛阳的重要屯粮之所敖仓,又挡黄河和济水分流要处,中原的漕粮皆由此地输往关中和其北地要所,实乃是重中之中,我们要抢在董卓将敖仓府库和粮库彻底搬运完前攻下此地,以此为根据进攻荥阳!”
众诸侯聚集于酸枣,以袁绍为盟主,探讨征伐董卓的策略。
说完了,可帐内却鸦雀无声。
谁也不敢!
陶商乖乖地举起双手。因为他感觉到有一柄冰凉的东西顶在了自己的后背上……是一柄精巧的短弩,上面一定还拉着弦挂着箭。
袁绍年轻时便与曹操相交莫逆……知道这小子心中素有匡扶汉室,保境安民的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