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商淡淡一笑,自言自语的道:“实诚君子?两千年后人家可牛逼的紧了,全身上下什么都是假的。”
当真是令人羡慕。
许褚哈哈一笑,道:“知足吧,这地方的人穷的叮当响,一见咱们的兵马杀进来,连抵抗都不抵抗,直接就投了降,某家还琢磨是因为点什么……原来是指望着咱们能给他们分些口粮呢!”
“舅舅,斯卢的首领们已经带到了,舅舅要不要见见他们?”
陶谦谥号武帝,亦被后人称之为楚高祖。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从北疆之地,传来一纸请奏之书,奏书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请天子陶寂调益州牧,武乡侯,左将军诸葛亮入朝,并赋予司徒要职,与司徒郭嘉共同理事。
那邪马台女王卑弥呼,年纪已经为是不小了,比陶商还要大上好几轮。
陶商疑惑的道:“我平定邪马台孤岛弹丸之地,手段如何就狠毒了?”
司马懿笑道:“这块的人都是老实的紧,跟咱们中土的人比,着实是既朴实又忠厚,各个都是实诚君子。”
陶寂沉默了一会,突然道:“父亲上次来书信,这次回来,要把司马懿留下。”
陶商扬了扬眉毛,颇有些不解。
陶寂伸出手,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吐了吐舌头。
吕布,阿飞,赵云,太史慈,郭嘉,陈登,黄忠等人皆在,他们当中虽然有人上了岁数,但还是显得精神健硕,特别是黄忠,已有七十高龄,却仍然老当益壮,着实令人敬佩。
陶商笑了笑,然后指了指自己的心口,道:“人这一辈子,得为自己活,却也不能全为自己活,在对得起自己的同时,也要对得起应该珍惜的人……我从未别人而活,但我活着却也是他人之幸,所以有些事情又何必那么较真呢?你爹我这辈子,算是功德圆满了。”
“父亲为什么不留在长安帮我?”
“他俩叫什么名字?”陶商转头看向另外两个人道。
待酒宴结束之后,陶商随即对司马懿和刘曦道:“咱们……回中原吧。”
“你们这话是从何说起的?”
陶商点了点头道:“是的,这些年仲达一直跟在我身边……那时候你还小,把他留在朝中我怕他会欺负你,如今你已经长大,也掌握了朝权,该是让他留在你的身边了……我这一代的能人,岁数渐大,诸葛亮和司马懿,是你日后的两条臂膀,也是日后在朝中互相牵制的存在,你好好善用,除非万不得已,不可打破他们在朝中彼此微妙的平衡。”
“那敢问几位大王之名?”
陶商伸手在大楚皇帝的脑袋上弹了一个脑瓜崩:“混账东西,我那是惬意吗?我那是帮你平定外藩,巩固统治,小小年纪,怎么越来越不会说人话了?”
陶商长长的叹了口气:“那些投降的人怎么样?可还恭顺?没起什么猫腻吧?”
刚投降就说我手段狠毒,这不是找死么?
那封表面上说是请奏的书信,但其信中言辞凿凿,不容置疑,当中不免充满了对朝廷指手画脚的霸气之语。
陶商点了点头,道:“那就好,他是局外人,看东西比较透彻,而且年纪又大了,这辈子没别的追求了,只想求个善终,好好待他……还有那个投降的曹昂,也要给人家一个好的结局。”
这不是诚心毁人么?
但很是奇怪的是,这封突兀的、对朝廷指手画脚的书信,被扔到朝堂上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个人敢出言反对,更是没有一个人敢对此有所微词。
“父亲放心便是……母亲他们还好么?听说这些年,父亲又给我弄了些弟弟妹妹?”
司马懿没太听清楚,不由“啊?”了一声。
陶商好奇的看着他,笑道:“你会说汉语?”
楚朝的远征大军在陶商的带领下,长驱直入,进入了斯卢国的地界,也就是历史上日后的新罗国境。
就冲这名字,就着实是了不得啊。
陶商摇了摇头,道:“不能在外面继续野了,在这么下去,别人都得把我当疯子看待,人言可畏啊,现在我都已经被邻国异族人传成变态了,这形象何在,不玩了!回家!”
陶谦以年迈之姿登基,立时五载,寿终正寝,传位于皇世孙陶寂。
其登基那一年已经是七旬高龄,在这个年纪坐上开国皇帝位置的,不可说是后无来者,但绝对是前无古人。
“什么问题?”
陶商感慨完毕,方才对着刘曦点了点头,道:“咱们占据了人家的巢穴,现在连主人不见一面,未免有些太说不过去了……还是见一下的好,让他们进来吧。”
陶商摇了摇头,道:“不必了,这些年陶某连定西域三十六国,塞北辽东,邪马台,如今连三韩之地也定了,下一步我也不知道该往哪去……你还是回朝中去吧,记得路过塞北的时候,去朔方跟你几位主母打个招呼,就说我不日就回家。”
自然的,陶商也见到了他的儿子陶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