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贾诩,可还好用?”陶商淡淡道。
在抵达了长安之后,一众老部下纷纷来向他见礼。
司马懿呵呵笑道:“老师真能开玩笑,老胳膊老腿如何说的是您?四十岁的年纪,却还正是好时候呢,青春年少的紧。”
但是现在这个时间段,新罗还未曾开国,眼下的斯卢虽然在名义上算是一个国,但实际上其实还是处于部落阶段。
陶商笑道:“别做梦了,谁说我要留在这?”
皇宫,内室。
陶商向着他们点了点头,道:“都挺好的?”
而护国太平王人虽不在中土,但其赫赫王威犹在。
陶商看着自己这个文质彬彬的外甥,不知为何,一下子想到了当年的自己。
“父亲不当皇帝的原因,可是因为曦弟?”
司马懿闻言一愣:“老师改变主意了?”
“快了,她们的队伍已经进入中土,过一段你就能见到了。”
整个王帐内,半晌默然无语。
正是好年月啊。
建兴四年三月,太平王陶商挥师向南,率兵返回了中土长安。
陶基使劲的摇了摇头,道:“那倒不是,我就是怕父亲劳累过度,孩儿这不是孝敬您么?母亲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陶商听的直皱眉头。
三个人当中,有两个不会说汉话,其中有一个会说,他用夹生的汉语对陶商道:“见过大楚朝的太平王,我等斯卢国全体军民,愿意向大楚王朝纳降。”
陶商虚手扶他起来。
“你们仨是叫朴一生,朴人猛,朴朴乐吗?”
陶商说道:“来人呐,准备酒食,我要宴请三位朴大王吃饭!”
“算了,都是父子,何必如此……我听说了,自打你爷爷去世之后,你在郭嘉的辅佐下,把这个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辛苦了。”
司马懿闻言先是一愣,接着忙道:“不着急,我跟老师在外面平定四方蛮夷,还蛮有意思的。”
大楚的开国天子便是原大汉徐州牧陶谦。
朴大天哆哆嗦嗦的道:“我等听闻那邪马台女王卑弥胡拒不投降,城破之后,却是被大王先奸而不杀,再奸还不杀……后又交付三军凌|辱,手段可谓是狠毒之极,着实令人胆颤……”
少时,却见他长叹口气。
陶寂脸色一正,长作揖道:“谨遵父亲教诲……不过父亲也坐镇在朝中,想来孩儿也不用太过操心。”
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抵抗,汉军便平定了斯卢国。
而归属他的封地,南京城,也就是昔日的金陵城,至今依旧是他的封底,无人敢有不服。
生产力跟目下的楚朝境内比,可以说是低的可怜,在陶商等汉族人的眼中,这些家伙跟臭要饭的没什么区别。
这几个汉子一个个面庞黝黑,矮胖顿实,手上且还有粗麻的老茧……
陶寂笑道:“光是我辛苦,父亲在外面却是游山玩水,好不惬意。”
其时陶寂年幼,年纪仅有十三岁,按照高祖遗诏,由其叔越王、领骠骑大将军的陶应辅佐,代理朝政,太尉郭嘉,大司农陈登共同辅佐之。
“我都这个年纪了,你还让我出海转悠?老胳膊老腿回头有问题了,谁人负责?”
大楚天下,开国十年,乃历两朝天子,定都长安。
直到陶商把话重复了好几遍之后。三人才终于反应过劲儿来。
陶商哼了哼。
陶商在许褚和司马懿的保护下,走进了斯卢国的王帐。
他使劲摇着头,道:“尊敬的太平王,您弄错了,我们不叫朴人猛,朴朴乐,也不叫朴一生,这可不是我们兄弟的名字。”
陶商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山不容二虎,你是大楚的皇帝,我留在这,你办起事来也不自在?而且我在金陵城,虽然遥远,但犹如猛虎盘踞,天下士族揣摩不出我的心思,自然也会消停许多,也可让你放开手脚慢慢做事……而且在金陵城,我还有很多想干的事情……什么养金鱼,练毛笔字,弄几个足球队,摔跤队什么的……唉,好日子还长着呢,谁愿意待在长安这个破地方。”
朴大田忙道:“大王征讨邪马台的赫赫手段,早已传到我国,我等闻之无不丧胆,安敢不服大王!”
那斯卢的头领非常懂礼貌,道:“免贵姓朴。”
陶商微微一笑,他当然知道这不是他们的名字。
一听陶商要张罗吃饭。三个人顿时都乐得合不拢嘴,一点儿都不含蓄,毫无推却的很是自然地接受了。
镇守大汉十三州的武将和兵马皆其嫡系,他一句话就可以在中土掀起无数硝烟。
好衰的名字,还不如叫朴一生呢……
这就是人和人的差距,即使他不在中原,但若他现在直接参与中土内事,也无人有能力可以阻拦。
斯卢首领重重的点了点头。
三人吃得喷喷香。完全没有听到陶商的话,好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