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在民国,一心考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1章 番外10出格一脉相承(1/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寒星爹娘和程深爹娘有时候会说起孩子们小时候的事情。

    “我们家寒星那可真是, 从小让人头疼地不得了!”寒星爹娘说着:“在她之前,我都不知道女孩子这么会攀爬!”

    “这孩子胆子是真大。”程老太太也忍不住感慨:“她在我家的时候也钻过狗洞, 我们都没发现那里有个洞, 她都知道了。”

    两人这么说着,回忆就去到了烟雨朦胧的徽派江南。

    那时候,三民党也才刚刚确定自己的政权, 虽然早就进入了民国时期,但是大家都还是老派的思想,毕竟之前的大总统都相当皇帝,遗老遗少们的影响并不弱。

    皖南地区因为地理原因, 是相对比较封闭的,这也就意味着大家的思想远没有不远处南京上海的人们那么开放。

    此时的徽州,男孩子们学的都是之乎者也, 女孩子们裹小脚还是主流,大家基本不到十五岁就定亲成亲,繁衍下一代之后再循环。

    以田氏这种本地家族来说,读书有天赋的男孩子, 举族之力供其科举, 如果读书没有天赋, 早早和族里的商队出去讨生活,赚钱养家,毕竟以徽州山里那一亩二分地,实在是难以靠耕种养活家人。

    田光宗和田光前两兄弟的成绩都很好, 早早被族里安排着,送去了城里读中学,只盼望孩子能考上大学,当个新时代的“秀才”。

    相比于可以去见识不一样世界的兄弟们, 田家的女孩子们过得还是几十年前乃至一百多年前的生活,除了家里多了一些稀奇的玩意,人的日子是没什么变化的。

    每天早上起来之后,问候家中长辈,然后开始学诗书,首重女戒女则和女四书,都学通了之后,再是抄佛经练字。

    下午则是艺术类课程的时间,具体课程包括弹琴、作画、刺绣,如果家里没有弹琴作画的老师或者空间,那么就主要是刺绣了。

    日复一日,从孩子六七岁被关进绣楼,一直到出家,每天过的都是这样的日子,无非是年纪大了之后,将女四书和琴棋书画换成了管家理事罢了。

    徽州的女孩子们一代又一代的重复着祖母、母亲的命运,田家因为族中管束,女孩子们结亲的人家基本维持了家风清正,日子都还算过得去,只是在这么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