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易寒星的故事只是一则小插曲, 海内外所有人的目光还是聚集在了疑似有黑幕的竞赛上。
尽管奥林匹克竞赛组委会的官方发言人反复申明,萧疏抢答器会坏是个意外,组委会不可能用自己的声誉来搞这么容易被揭穿的黑幕, 但是关于组委会临考该规则、临时启用电子抢答器的决定, 大家都存疑。
“组委会是把我们当傻子吗?意外坏的?是他们想让谁的抢答器坏,谁的就能坏掉吧!”苏联选手的抱怨也带着西伯利亚的冷冽和直接。
“临时改规则就是一种不公平。”这是母语不利于算数导致有些题目慢半拍的法国人:“速度难道就能代表一切吗?”
“考官口音那么重,还不如给我们配个翻译,我理解他的话都理解了半天!”英国学生抱怨:“没想到我还有机会考英语听力。”
“我认为这肯定是法西斯的阴谋!”已经和日本宣战的美国学生饱受本国熏陶, 开口直指对立方:“那群小人最喜欢这样干!”
“我们不可能会干买通组委会这种事情!”德国学生强调。
不管怎么说, 大家凑在一起,已经开始互相怀疑究竟是谁买通了组委会了。
如果可以, 组委会会告诉大家, 不是买通的,而是胡萝卜加大棒, 大家哪怕富贵不能淫, 也威武能屈了。
此时此刻, 组委会只能咬死了抢答器是个意外。
将之前的决赛搞成闹剧之后,在众多国家的抗议之下, 组委会也不搞什么新规则了:还是考试吧,各凭本事!
考试全部采用客观题,按照分数排名,同分的看谁提出的解题方法多, 方法一样多的看谁交卷快, 从上到下,直接排出金银铜牌。
这个规则在众国家看来, 算是最公平的了。
没办法, 每个国家都希望组委会的规则能够有利于自己, 争执不下之后,公平地开展考试是组委会唯一的选择。
决赛当天,学生们吃下大厨准备的一根油条两个鸡蛋,雄赳赳气昂昂地朝着考点走去。
考完之后,易寒星抓住周毅之开始对答案。
“这道题你居然是从这个方向解的,我是用了数学的微积分,硬是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