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东皇恩过,天下龙起出三皇(中)(1/2)
“若是统一,则天下对于众生诸仙的祭祀只会增多而不会减少啊。”
“二位至尊来的当真是时候,孤愿意,孤一千一百一万个愿意!”
“姜齐想要当上天下共主,成为第二位人皇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他们已经准备了五百年,奋十世之余烈!二位,仙神二道诸尊是如何想的,有什么办法能说服他们?”
“舍一时之痛,换来万世之太平!”
那位神尊开口:“我与仙老来此,人王应当晓得所为何事。”
这三皇治世之变,简直如天降甘霖,面对赶来的二位仙神,他痛哭流涕,大书特书自己如何善待天下,爱民如子,更是把两位仙尊神君捧到了天上去,到了这时候,这一变化简直就是翻盘的大好机会,哪里还有不同意的下场?
神尊开口:“仙山不要香火,神道不要徒孙,说是为了天下一统,但一旦再度发生兵戎,又有多少生灵枉死?莫不是这五百年后,还要再给诸位敲一次东皇钟?”
如今人道抬头,当真有如龙迹象,哪怕是最微弱的赵宋,在连失二州之地后,靠着剩余两片“蛮荒之土”居然还能休养生息到如今这般地步,而姜齐励精图治五百年,欲再施穷兵黩武之事,这一次,另外的孟魏还能置身事外吗?
三分天下,仙魔神再掀起人间大乱之战?自然不当如此,那还不如让三位人王入圣庭,化作三皇治世,此三皇在位千年,各司其职,千年之后,论功道过,以此来定论天下疆域的分离,不起刀兵之事,在至尊们设想之中,不需要几千年的时间,或许就能天下混一。
仙神远来,自然是太华山中一位地仙出面,同时还有云原的一位山河神君,二圣至到宫中,言明三皇治世之事,并且把一切来龙去脉给当世孟魏人王细细讲明。
“孤,治理姜齐,当年原本应当攻克赵宋之地,若非东皇钟响,岂能功亏一篑?但败也东皇,成也东皇,众生祭祀他,供奉他,如今这天下欣欣向荣之局面,更是全赖他,孤对于这位,不知该怒还是该谢,但总而言之,如今姜齐已有逐鹿天下之资本,说的过些,是否是开始影响到了九玄六神的地位?”
姜齐人王沉默,三息之后,道:“若是孤说不愿,二位是要在这里就把孤打杀了吗?”
姜齐之国都在白衡山不远,依神岳而建,如人间圣地,天下至宫,远远望去,黑鹰冲上九霄,大雪落在山头,覆在那琳琅的宫阙群上。
赵宋人王激动不已,但忽然眉心又泛起一抹忧愁,道:“可孟魏好言,孤这里也无问题,只是姜齐大好局面,他又岂能放弃一统天下之事,转而踏入三皇治世之理念?”
此番原本只是玩笑般的随意之语,但不曾料想得到了大多数仙神的赞同,于是“三皇治世”这个意见被采纳,仙道神道各出三人,共是六仙神,面见三位人王。
魏国的君王一直以来尊仙礼神,同时开放民生环境,故而治内最是国泰民安,到如今,秉持着四十年一让位的传承,五百年过来,从当初孟姜孟荀之父来算,已是第十四世的人王了。
……
要么被姜齐吞并,要么再发动一场人道破灭之战,孟魏多是人间修行之士,姜齐的修行之道则是把握在朝廷,或者说是皇族手中,孟魏近仙,姜齐类神,这也是另外一种的仙神高下之比。
孟魏人王答应下来,山河神君与太华仙尊同时打过稽首,道一声:“大善。”
古有传言,姜齐人王曾得外山仙人相助,这才升起脱离白衡掣肘之念,于是在外山仙家帮助下,姜齐人王渐入修行之路,把诸法掌握在王族手中。
七十二圣人不死,被斩去之后自回皇陵重铸,这原本该是大难,但是天罡老祖出现,硬生生压垮了所有的圣贤,一力镇在皇陵之前,让其中那诸多至尊都不敢妄动,再加上后来天遥宫降临,王度抓太渊去外道一战,这才抵消了原本该发生的一些噩耗之事。
“若我等三皇真定,便齐祭圣人东皇,礼乐苍天,自当必以教化万民为己任。”
“孤,祖先十世,余烈不息,到如今终积攒下一统天下之力,但在这等关头,神道六众,九玄仙山,居然要让孤与其他二王并称三皇,统一治世,是敢问,他们凭什么与孤并列?”
人王看向前方出现的二位仙神,目光微微一凝。
……
三皇治世?
只不过,等了六十年,而他修行人间的武道,不沾染仙法,故而活到一百二十二岁为终,在位时间也满了四十年,死后便一直是他这一脉的子嗣继承人王之位。
“拜帖已送来多日,想来人王客套话便不必说了。”
文国公是在打圆场,但神尊半步不让,此时姜齐人王道:“东皇钟纵然再响又如何?孤恩泽天下有志之士,人心所向,东皇钟只是制止纷争战乱,但能抹杀仁人志士报效国家的情感吗?”
孟魏人王对于太华山的态度十分恭敬,毕竟自家老祖中,有数位都在太华山中求问仙法,故而以师礼相待,当然对于那位山河神君也不曾失了礼数,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