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章 东皇恩过,天下龙起出三皇(上)(1/2)
姜齐本有三州,如今已下五州之地,当中人王穷兵黩武,国力强盛异常,边关战火从不曾停歇,而作为另外挨打的一方,赵宋之兵皆是丢盔弃甲,纵然也有如令云将般死战不降者,但终究只是少数。此朝人王颇有野心,甚至欲效仿往古人皇,统一天下,而大力发展火器,以凡人之身驾驭“天雷地火”,简单言之,就是各种大炮,讲究以力驭威,此龙火开天,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孟魏占三片大州,百姓安居乐业,城池林立,众生欢愉,民间文化层出不穷,当中人王时时祭礼上苍,与诸仙山神道交好,又因为司掌天时诸辰的太华山正在魏都不远,又有太微山居于白螺州调遣星辰,故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朝中诸子,亦有拜入仙山福地者,亦有在外修行之辈,故而以法闻道见长。
人王就好好统治你的子民山河,调整天时地利,这是太华山太白山,以及山河众神与天辰众神的事情,姜齐这一出,等于又是开始与神道争夺权柄,故而引发一些神灵不满,甚至有激进者,譬如曾经在九玄论道中大放异彩的那位“烛岳风师帝君”,他已经迫不及待下凡而来,自神道净土持剑而落,准备打了姜齐的气数。
这位至尊的声音让所有人都沉吟下来,陷入思索当中,而他继续开口,笑道:
从当初东皇钟响,至如今,已经有近五百年了。
而姜齐的皇帝似乎对于延长不朽国祚有着浓烈的兴趣,或许是因为火器在这五百年内飞速发展的关系,让他们看见了,即使是凡人,也能拥有和仙家魔人一战的能力。
“仙神二道开辟一处人道圣庭,请三位人王进圣庭衍化千年光阴,取砂砾为兵士王侯,百姓走卒,如此千年共处,安抚人间,一位人王主风雨,一位人王主地运,一位人王主百姓苍生,三王衍化三皇,三皇治世,居人道圣庭之中,如此来平息人间纷乱,可至天下大同?”
神道贵天地,故而认为应当把姜齐众生全都移走,莫要在此祸害人间。
此时,有仙山提出,姜齐似乎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是否需要还在云原发展,还是自己这些仙山出手,把整个齐土众生全部移到另外一片大州中去?
白衡山一直以来在九玄之中都是极强的。
“没有人皇的命,还想走人皇的道路,现在不是一万八千年前了!”
五百年,和姜齐恰恰相反,最肥沃的两片大州被夺去,剩下的蛮荒之地,远远比不得曾经丢失的两块大州,于是赵宋的人王甚至向仙山求助,然而他自己也知道,仙山不参与人间的纷争,与其求助仙山,不如去求助魔门。
妄图成神,但其实各朝都有祭祀自己祖先的习俗,只是把祖先封神,或者活着的祖先自己给自己封神,再依靠整个国家的祭祀来反哺,这种方法以前不是没有人做过,只是……会引来诸神六道的不满。
赵宋的人王曾经不远万里派遣人去枉死城送信,恳求他们出人捉拿姜齐的人王,并且在信状之中罗列了数百宗罪责,当中洋洋洒洒,让枉死城现在主事的那几位老魔影看的眼睛都直了,恨不得和这位人王促膝长谈,仔细圈定一下各种上刀山下油锅的惩罚问题。
姜齐在他们的眼中,撑死了又能翻天到哪里去?我这么一个大仙山坐在你身后,我天天只想着炼炁飞升,参道悟法,结果我不去参与你的事情,你因为我放任你,反而到头来准备搞掉我,这算什么事情?
“五百年前东皇钟响而造化如今人间,若无当年一道钟声,怕不是大地生灵涂炭,当然各位真人有自己的想法,贫道不敢多言……”
五百年的风霜雨雪,五百年,足以让人王之位更迭数十代。
这位帝君放出狠话,而至于其他的仙神中人,尤其是仙道中人,看着姜齐折腾,反而越看越是有意思。
这么一来,赵宋只能求助于孟魏,但远水不救近火,如今的魏朝,修行之风甚嚣尘上,但大多以论道衍法为主,与姜齐的攻伐之道全然不同,后者人王沉迷气运,乃至于已经半只脚在走神道的路子。
但莫要认为白衡山就是软柿子,事实上,能够在上一次九玄论道,也就是距离这一次论道的更上一次,六千年前,他们位居前三,这可不是靠着老好人就能拿到手的。
世人都在看白衡山对于这件事情的反应,但一如过往,白衡山仍旧是不关注,不参与,不反对,那大致意思就是,你尽管折腾,能让我屁股动半点,就算我输。
“云原之众生,因为人人如龙而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诸位,这到底是东皇钟之恩呢,还是东皇钟之过?”
反正是天下之乱,与我无关,顺其自然,白衡山的炼炁士们超然到了一定程度,不过这也与他们修行的道与法有关系,机缘到了一切皆来,有时争不到,或许是机缘不到。
但苦界老祖已经飞升了,如今的枉死城,披着魔门的外衣,做着仙道的事情,更是在其宗门之下,依照太华山与九玄的商议,定下了捉拿世上诸恶的十八层地狱。
二圣之事且落,辉光流转,再看云原。
凡人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