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四章 叶缘入道白衡,拂下半世尘身(1/2)
“那场战斗据说十分浩大,六十年前化作地仙,几乎与天桥无异,当年那场银河轮转,第五颗至尊星辰从天而落,你也是应当看到了的。”
叶缘摇了摇头:“李辟尘。”
“量力而为是修行的基础,尽力而为是修行的态度,我开悟了,所以明白了,所以苍天公才会这么和我谈论。”
悲苦的人间远去,天上的怒吼仍旧不息,白骨空洞的眼窝望向黄天,星辰与龙在岁月之中静静流淌。
他摆了一下木拂尘:“任道兄,距离当年,已经三百六十年了,人的思想……总是会变化的,你我都是一样。”
但还有一点,沧澜听得出来,那就是六十年前的白发仙人去往黎阳之后,或者说踏入虞渊之后,便再也没了音信。
“凡尘之内笑苍天,忘以一天遮乾坤,苍天多不仁。”
“一日不如他,一辈子都不如他,我被压了半世,自当年相识起,自当年相战起……下半世若是还在他身边修持,我怕是道心不稳,到头来千年功夫化一声轻叹散去……这不是我想要的未来。”
蹲下来的人抹了一把泥土,而后站起身,摇摇看向远方。
任天舒望向叶缘,二人自三百六十年前并肩一战,后来在二百余年前,任天舒游历龙海,恰好遇到重新修持的叶缘与红渠,经历一番诸事,倒也有了些情谊。
“说来可笑,当年我一个魔门之人,居然担任教化弟子,传道真人之位。我也不曾料到苍天公居然会这么说。”
……
再后来,一百余年前,茅沧海唤任天舒上山,教他去往一处降魔,了解因果,任天舒轻算一番,便沉吟不语,知道是曾经在黄昏地的一些事情,于是领命而去。
“有天门炸开的痕迹,谁开启了天门?是掌教真人所说的……北海真神?”
剩余三位,有两位心中有感,认为那白发仙家的剑意并非是坐关而悟,如当年所言,故步自封终究只能看到一潭死水,哪怕清风吹得再烈,那浪花也不及一尺之高,又怎么能知道这天底下还会有江河湖海?
任天舒没有拒绝理由,自然应下,领前代右圣之命而去,只但说缘法奇妙,前往黎阳之路上,居然再见叶缘。
“沧海之上笑苍雨,妄以一雨填沧海,苍雨多无能。”
沧澜剑仙有时候会想起那个人,想起当初他在这里杀掉西邪上圣的那荡荡天剑,而后再对比自己,不由得只余长叹连连。
“他道:顺其自然,白衡之道,不加干涉,时机自来。”
他已经自元神踏入六神之中,于第二神处停留,炁息旺威胜海,故而他对于那白发的仙人,心中存在极大的感激。
云原之上。
“话说起来……你为什么会选择白衡山?如果去到太华山,茅沧海掌教应当会很高兴的。”
“天之下的最强者么,他常年困锁北海,没想到居然还能把手伸出来,当真是了不得啊。”
任天舒:“所以他认为,既然你与白衡山的道已经契合,那么自然就是时机已到……”
“东皇钟?众生所铸的大钟,没有什么好谈的,我与白衡山的看法一样,故而才进入白衡山之中,这口钟自出世起就有无上威能,但是最终,铸钟者必被大钟所累。”
沧澜低声念诵七剑经:“剑在人在,剑亡人亡,天地诸道,唯惧剑光……”
无回谷中,诸多剑士聚集在此,这是剑仙的坟墓,亦是他们参悟生剑与死剑的地方。
沧澜不知道,更只能轻叹不语,他望向无回谷的深处,在不久之前,有两个人从这里经过了,这是继上次那个白发仙人之后,在百年内第二位与第三位通过无回谷的人。
再之后,任天舒记起苦界老祖曾经在黎阳州找到的火桑树,立刻准备动身,和茅沧海辞别,这当中突然遇到陆玄卿。她请任天舒路过之时寻找李辟尘的踪迹,眉宇之间似乎有些不对劲。
只不过,叶缘现在出现时,已经是一身蓝灰相间的道袍,手中带着一根木拂尘,那容颜气质,与一百余年前也大不相同,俨然是一方真人模样。
叶缘望向远方,虞渊之中仍旧昏暗与深邃,只有远方的天边尽头才有一线曙光,而这道曙光是不会升起来的,它永远定格在苍天的尽头。
叶缘的声音变得有些沉闷,任天舒道:“你在白衡山,苍天公给了你真人位?”
于是二位剑士离开,这无回谷中,地仙境的高手就只剩下一个人还处于清醒的状态。
那白发的仙人曾说自己不懂剑,更不修剑,但他们这些世世修剑之人,到头来却还不如一个不懂剑的家伙。
叶缘念诵白衡歌谣,任天舒没有什么表情,肩头上有一道火光遥遥,化出那曾经在山河社稷图内收复的小金乌,任天舒摸了摸她的羽毛,随后对叶缘道了一声:“连你也不认可东皇钟了吗?”
六十年前,有一个白发的仙人从这里走过,仅仅是一声轻喝便唤起了三万丈的红尘仙剑,那最强的七位剑士惭愧不已,故而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