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峨眉祖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六十二章 山河踏遍天暮老(五)君须记(2/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似乎随时都会化作尘土崩溃。

    这是牌坊上所写的东西,李辟尘注视着那四个字,此时下了龙马,迈步走了进去。

    士子答:“黄沙不可耕种,沃土可养四方。”

    ……

    涉看着这一幕,同时听见了四面八方,那些士子同样的呼喊声。

    “到幽冥和你们的圣人团聚吧!”

    “忠,首先立于道之下,何为道?自己坚持之路,便是道,而这道,是小道,非天下之大道。大道是什么?太阳东升西落,四季春去秋来,人们安居乐业,天下没有战火,这就是大道。”

    只是一只手掌把他接住,好好的放置,坐在地上。

    如醍醐灌顶,那士子恍然大悟,顿时面色羞惭,而涉抬起头来,看向前面的先生。

    话语落下,除去涉外,所有的士子同时重新捧回竹简,面向先生,开口,慷慨而言!

    ……

    有读书的声音朗朗而传。

    一是谁?无名之君?

    他行大礼,捧剑而拜,那身躯开始朦胧起来,最后化作烟云散去。

    同时带着书堂倒塌与雷霆般的轰鸣之声!

    人非人,念非念,千里山河指掌间。

    有趣,很有趣。

    包括那位先生所在地方,同样有一柄剑。

    【“君不见——!(齐)”】

    李辟尘的身躯轻轻晃着,而在这时候,似乎前方不远处,耳中朦胧,似是响起声音。

    先生面对三百白衣,这书堂内,一如四百年前模样。

    涉看着先生,道:“让我入梦,让我受此一课?这就是你想要让我见到的东西?”

    那领军的人在呼喊着,依旧在对着先生说着什么劝降的话。

    “日月出行在天,始在汤谷,起在甘山,落在西界,寂在虞渊。”

    李辟尘见到了眼前的一幕。

    “回先生,圣人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阴阳应该是轮转的大道,阴中有至阳,阳中有至阴,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天地万物。

    “今日聊修故事,口岁大江东去,应念我穷愁。”

    “先生常常教导我们,父母若在,不可远游,亲族若存,不可弃恶,我时以为,孝乃是天下第一大事,先生亦常说忠孝难两全,若是我来言,必然是选择孝而非忠。”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齐)”】

    “很好。”

    手中捧着竹简,上面书写着古时圣贤的话语。

    因为一切都是关乎于阴和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诸子开言,此时放下竹简,尽数取起宝剑。

    先生的话落下,诸多士子俱都低头,同时称明白了,而那位提问的士子则是思量一番,继续道:“可我仍旧不明白,先生说孝是小,道是大,此我能理解,然无大家便无小家,可也这样说,无小家岂有大家?”

    有士子出声,恭敬询问,先生开口:“忠,是忠于何事?忠诚于君王,还是忠诚于国家?亦或是忠诚于自己?”

    “先生,敢问如何说忠?”

    “忠义何以在孝先?先生又何以教我?”

    “所谓乐土即道,不论是求道者,还是修行人,不论是传说中的神与仙,还是那些被斥责与痛恨的妖与魔,他们都是大道的追逐着,包括我们,包括凡人,包括芸芸众生。”

    “你们若是为官,便要切记不得锦衣玉食,忘记了人间的疾苦!”

    李辟尘见到了城池,然而,当真正窥见真容的时候,映入眼中的,那原本宏伟的城墙已经落满青苔,有石壁歪歪斜斜,门口前坐着几个老人,依着青石墙,裹着皮裘衣,在互相絮絮叨叨的说着什么。

    “你们若是为将,便要切记不得纵酒疏狂,怠慢了天下的百姓!”

    先生站直了身子,此时外面的恶灵在咆哮,他的声音化作了地狱中的厉吼,他的手中扬起了火把,那炽烈的光芒升起,将古老的读书堂给淹没。

    仙人笑起,转身关上门,飘然离去。

    生天地万物,故引大罗封天?

    越是靠近城池,那读书声便越是响亮,无数少年的声音贯入耳中,直入心田,朗朗家国,堂堂士子,说不尽的千古事,道不明的万古谣。

    那些人举起了火把,抬起了火枪。

    而在此刻,大雾悄然漫来,将归云书院四个字从牌坊上抹去了。

    在前方,一尊白骨站着,手中持着宝剑,直到李辟尘进来,此时,似乎有一道清风吹过。

    如此念头一转,李辟尘便是明白了些东西。

    关乎于道的一切……

    诸士子捧着竹简,仰起头来,引亢高歌!

    “涉,你来回答。”

    有人在冲击书院,有杀气滚滚如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