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峨眉祖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六十二章 山河踏遍天暮老(五)君须记(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这必然是与归墟不一样的。

    那不知是士子,还是白骨,亦或是仙人?

    “人生天地之后,如我所言,必要忠,忠诚与乾坤,忠诚于天下,因你因道而生,而为何忠在信义前?你与人言谈,若是知他不忠,必然是两面三刀之辈,不论他是不忠诚君王还是不忠诚天下,手下他明白了‘叛’,那么他就没了‘信’。”

    而先生的话没有停下,突然仰首,高声道:

    一位年纪约莫不惑之年的先生站在前方,而自己身着白衣士子裳,跪坐于竹,四面身周,俱都是与自己一样装束的少年人。

    天外下起茫茫大雪,而那烈火熊熊,焚尽庙堂四野!

    睁开双眼,李辟尘听见耳边的读书声。

    是哪一位大圣所说,到了天上,仙魔之别已经不重要了?

    士子若有所思,此时又有人问:“先生,为何五言之中,孝位列最后?”

    虞渊是寂灭之地,连太阳都不能照亮,要在黑暗之中重生,才能从甘山上亮起,即使是金乌也不会踏入虞渊,但虞渊在寂灭之中,又孕育着新生的希望?李辟尘是如此想的,不然不可能太阳落在虞渊而起于甘山,出在汤谷。

    他不明就里,而这个时候,“涉”开口了。

    纵然李辟尘骑马而来,那几个老人也不曾过多的关注,只是道了一声有远游的客人,笑着打了招呼之后,便又开始互相交谈,不再注意李辟尘了。

    吗劝降的声音响起,然而只是转眼,就被士子们的声音淹没了。

    那三百尊白骨,道尽春秋,纵然四百年过去,也不曾躺下。

    外面有冲撞的声音传来,似是山门……在倾塌。

    三百年前,苦界老祖飞升时,告诉自己,如果碰到地仙门槛,便向着人间看一看,或许有意外的惊喜。

    俯下身子,行大礼而拜。

    “能让自己为乐,天下同乐,这就是大道。”

    三是谁?三大天尊?

    火光猎猎,剑光凛凛!

    “放火,全都烧了!这帮穷酸的,该死的士子!”

    “今日聊修故事,口岁大江东去,应念我穷愁。”

    只能说是大致的方位相同,渡魂道不敢与烂柯地碰面,故此把宗门荒世设得极其遥远,并且藏匿于云原之外,如大树之上所垂落的果实。

    那么五神道魔大圣与夕云大圣又该怎么解释?

    寂静中有花朵绽放,赤红如血。

    墙外,有砖石倒塌,有人影倒下,躺在血泊中。

    大日明明起于东方,但却要向着西方而寻觅,乃至于迈入极北的冰原之中,雪山连绵无穷尽,人间白茫茫万里河山,寻到了不动的虞渊,才能有机会看见甘山。

    “知‘道’而懂‘德’。义谓天下合宜之理,道谓天下通行之路!”

    年轻的道人背对着凛冽的寒风,在前去虞渊,前去甘山,前去极北,前去西界……在这一条漫漫古道上,能见到的人,或者说能见到的生灵,那是极其稀少的。

    那上面的一切都映入眼帘。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请先生教我——!(齐)”】

    而先生根本不看,他捧着手中的竹简,对诸子开言:

    “归云书院”。

    先生开口:“还有呢?”

    “我将如那滚滚的黄水,一路向西方的大海而去,永远不再回来!”

    那是读书的声音?那是孩童的声音?

    【“君不见——!(齐)”】

    远方雾气中可以见到一座小城,在这种千山万水之中还有城池,可谓是有些出乎意料。

    无数的影子涌动进来,铁甲森森,更如地狱中的恶鬼一般。

    “忠依附于道,你忠于乐土的天下,使得人民安康,这就是忠诚,不是忠诚于国君,君王不过甲子便是两代,你忠诚的是这个天下,为百姓而请命,时刻牢记你们的言行,不要被腐朽的尘土所蒙蔽。”

    涉的双目中出现阴阳的光芒,身后有哐啷的声音出现。

    而在这之前,李辟尘是一定要去往渡狱寒山的,而很巧的,那个地方,也是在行去虞渊的路上。

    “卷尽风和雨,晴日照清秋。”

    “我不曾有负圣人,我不曾有负天下人!我亦不曾……有负道德忠义!”

    所以有的大圣归为阴圣,有的则是阳圣?

    “人生天地,首先尊道,无道便无天下,无天下便无人生,故此道在一。”

    “《真应册》之中,对于君子处世与君子之道,圣贤是怎么说的?”

    先生的问题向着士子们抛出来,同时,那双眼睛看向李辟尘。

    然而有冲杀声,却没有惨叫声。

    先生站直了身子,对书院之外的喊杀的声充耳不闻。

    涉向着窗外望去,那有火光映入眼帘。

    书堂的门户早已腐朽不堪,只是轻轻推开,顿时摇晃起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