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人间秋世曾遇仙(六)青耳钟(2/3)
了,二人行走在城中,那市集坊间,人流不息,不时还有酒客擦肩而过,那人喝的醉醺醺的,此时哈哈笑着而行,差点撞到李辟尘身上。
一道钟声响彻,撼动人间,那整座城池都听见了这道声音,那音连绵不绝,直传入长宕山中,让那云隐观中原本在敲钟的道士手猛地一抖,却是松开了去。
“道爷你看,这处就是四极观,三年不开观,除去游方的道人,也极少有人进去,一是惧官家之威,二是怕云隐观中主柱真人震怒。”
大钟古朴,铜纹厚重,那两侧有耳形饰,上面还捆着几道红绫罗。
李辟尘可以感觉到他的不愿意,但这当中,又有一些释然。
李辟尘听闻,心中一动。
李辟尘伸出手来,轻轻在他眉心一点,那酒客顿时擦过去,脚步一顿,停在地上,转过去头,咦了一声。
李辟尘摇摇头,此时看着那口青耳钟,那步伐一踏,走了过去,在那道童身前站定。
李辟尘眨了眨眼,对东方朔道:“叨扰先生,贫道有个请求,不知道先生可带贫道前去那四极故观吗?”
这是在暗示着什么吗?以地撑天?
钟灵此时看着远方,那目光遥遥,没有注意到李辟尘的气息,只是开口,喃喃自语。
那气数勾连,他的眼中浮现出一个背着斗笠与蓑衣的年轻道人身影,而仅仅是一道影,就让他心神大震。
“当——!!!”
说不得是太虚山的外观之主?
“谁?!谁敲响了青耳钟?!”
若是按照这种打法,应该打八十一下,但道童真的没有力气了,于是二十七下打完,他就坐了下来,微微喘息。
岁月之中静悄悄,道童坐在左,钟灵坐在右。
一小一大,一人一灵,就这么互相坐在一起,那道童儿把手腕托起,扶着下巴,那钟灵也做了同样的动作,笑着眯着眼睛。
嗡——
这道观三年无主,只有一名道童儿看顾,但那些个流浪汉子,是绝不敢踏入这观中半步的。
但道童撞得很吃力,因为这大钟有些大,而那钟锤也大,而他很小。
“哦?四极观?”
这人显然被惊了一下,便是上下打量了几分,颇有诧异与不信,直道:“道爷双足走来的?看来有几分法力在身,不然太安距此何止几十万里之遥远,那寻常人足足要走上两年还要多才能到达,这里可是开阳州!”
不知其名,只唤酒客吧。
四百响……击人心去,山河掀!
……
云雨悄悄,青影渺渺。
东方朔指着那观门,此时这观门过了三年,人气消了不少,但那上面仍旧干净,显然是那道童时时打扫的缘故。
那小道不解,主柱真人只是连道:“快去快去,我冲撞了仙驾!诶……”
灵,就和器物诞生了魂是一样的,没有香火的支撑,他们也会老去,和人一般,最后化作尘土,彻底消散,而灵崩,则器崩。
他揉揉眼,此时张望了去,却是面色微变,那身子一下直了,快步离开。
这是道钟的声音,警世万里。
那么,原本是支撑天地的四极,为何化作了云隐?
不过终究是有缘分,赠了一道灵光,也望他来日,能列仙班吧。
“还有那道童儿,你把他接上山来,做我真传弟子!”
一口百年的老钟,只有一位十岁的道童相伴,一老一小,在这无人的四极观中,将要走完最后的路程。
……
就在这一刻,又是一道钟声震动,直把他的身子都撼的晃了晃。
东方朔只道李辟尘是好言,于是笑着接受,带李辟尘转身离去时,那手掌当中,却有一道纹印显化。
【一百年了……钟不曾停止过,四百响,二百八十响,一百零八响,八十一响……啊,最后变成了二十七响……】
“这当然可以,我正巧也没有什么大事情。”
而就在此时,那道童的身边,突然多了一道影子。
百零八响,入青天;
当第四百响的余音流去,李辟尘放下手中的钟锤,而那钟灵,则早已面色难言,只是激动,亦或是惊喜,又或是大愿已了?
他的身影虚幻,此时目光之中满是柔和,那手掌轻轻覆在道童儿的脑袋上,摸过那簪子,而那道童儿迷糊的抬起头来,正巧一道清风吹过。
或许千百年后,自己还能想起,在这城中,曾经遇到过一个醉醺醺的酒徒,想要收自己为徒弟,于是用了这撞人的好笑方法,结果却被自己反调戏了一波。
这人身上穿着宽袍,显然是个读书人,看其气度,也是非凡,李辟尘只看了他一眼,便见到他头顶上有一些才气,隐隐绕绕,恐是世家之身,朝堂之人。
但现在,用这钟灵百年的法力,去蕴养一个新的魂,这与强取豪夺又有什么不同呢。
二十七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