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铁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3章 无解的难题(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方尖碑在古代埃及是权威的象征……罗马占领埃及后,他们就将十三座方尖碑运至罗马,以衬托罗马的尊严和伟大。朕……”

    朱明忠点了点头,接着又说道。

    “唔,朕的儿子了,是轻松不下来的。”

    突的身边清脆话语,打断了朱明忠的思绪,让他回到现实中,顺着身边正值妙龄的孙梦琪,她是两年前选入宫中的女官,两个月前刚刚获封婕妤。

    是的,一切都还好!

    在蓝天下仰视陵幕壮观且极其漂亮,每每来到这里,朱明忠都会为这里的景致所吸引,步道两各种花草或姹紫嫣红,或苍翠欲滴。

    这场混战会在什么时候爆发?

    走到方尖碑的底座基石边,在基石上记载着将之运到这里和树立起来的艰难过程。从尼罗河上为其特别建造的大船开始,历时三年经过尼罗河、地中海、大西洋、天竺海、南大明海、长江,又用三年将方尖碑矗立在这里。

    “这是急不来的,况且这几日子,你不是一直陪着朕嘛。”

    可是如果诸夏之间的激烈竞争变成了战争的的话,恐怕就是一场诸夏之间的的大混战了……

    而这也同样让大明皇宫成为最为和睦皇宫——后宫嫔妃或许会吃醋,但决不会有丝毫的表现,毕竟她们知道,自己得罪其它妃子,很有可能会儿子惹上祸事,将来万一两个人的封国相邻,有事不去救援,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你看,这白色大理石,看似没有什么分别,可既来自极北滨海的,也有来自西域深山,更有来自大洋彼岸的,朕的园子不同于历朝历代人君的园子,它汇集着来自帝国各地的原料……”

    在未来的两三百年之间,可万一诸夏之间爆发战争的话,会不会导致另一种可能呢?欧洲各国会不会在诸夏混战的时候,再次崛起?

    “责任,皇家同样也有自己的责任啊!”

    当然,在孝陵除了孝陵之外,还有英烈祠以及各种纪念碑。这座英烈祠不同于中都的忠烈祠,这里的祭祀着自先秦时期有历代中原王朝的英烈,既有文臣也有武将。

    “陛下,臣妾实在是幼稚的很,居然连这些都是陛下赫赫武功都不知道,还请陛下恕罪。”

    “陛下高瞻远瞩,一般人自然难以揣测圣意,臣妾谢陛下厚待,要是能为陛下生下子嗣,实在是臣妾的福份……”

    “一切都还好……”

    就那么注视着高皇帝巨大的牌位,朱明忠沉默了很久。

    激动之余,朱明忠的手指着园中的花草树木。

    “有不少人说,帝国的疆土现在已经够大了,不需要再扩张了了,可是,他们也不想想,朕现在可是有一百多个孩子,皇子有六十三个……”

    说罢,朱明忠有些感慨地说道。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其实差不多也就是后世中山陵的位置。而且这座陵墓也于传统的皇陵截然不同,而是朱明忠在借鉴了中山陵等后世陵墓基础上修建,整个陵墓庄严肃穆的很。不仅肃穆,而且景致也极为美丽,陵墓依山而建,自山脚至山顶绵延千米,建有一级又一级完美且对称的阶梯花园,一条由白色大理石砌成的阶梯位于花园的中轴线上,宛如一条玉带穿梭在花园层层叠叠的绿毯之中,而沿线树木、水池、花盆、雕塑等景观则对称地分布在两侧。远远望去,陵墓就像是凌空而建。

    嘴上请罪的时候,孙梦琪的脸上却溢满了笑容,她是故意引出来这个话题,为的就是让陛下高兴。

    沿着气势壮观的阶梯继续前行,朱明忠边走边说。

    “不过就现在来说,朕已经分封三十二子于海外,从南洋到新夏再到北美,诸王不仅勤勉,而是镇蛮抚夷时皆能身先士卒,朕的儿子没有一个守成之君,他们建国于域外,扬华夏文明于蕃蛮,真可谓‘筚路褴褛,启以山林’,着实不易啊。而将来,若是万一中原再陷离乱,诸夏拱卫亦不愁无贤王起兵拱卫中央。”

    作为统治者的皇家,他们的责任是什么?

    “蒙陛下专宠,实在是臣妾几辈子休来的福份,只盼着能为陛下生下龙种,将来也好给陛下守疆拓土,教化番蛮……”

    “朕没有其它的奢望,只希望诸子将来能不负身上之责,就知足了!”

    “陛下,为什么要这里按放这两个外国的古物件?”

    “那是埃及的方尖碑。”

    而在这个消息传回时,朱明忠并不在中都,而是在南京在高皇帝的孝陵,从闽郑王北伐克复南京开始,孝陵就一直在不断修缮,而到了兴乾皇帝登基之后,更是由皇家划拨专款用于孝陵的修缮,而且修缮范围并不局限于孝陵,将整个钟山都列入整治的范围,因为钟山地势峻削,森林残毁已久,导致山之上部多为石砾,所以便制定了长期植树计划,以改良山地的环境,每年驻守在孝陵卫的近卫第二镇,都会在这里植树,二十九年如一日的植树,历代官兵在钟山种下了千百万株各种树木,如今的钟山已经尽是郁郁葱葱的林木。

    看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