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铁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0章 影响(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朱明忠笑着说道。

    大家的相貌、打扮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啊。对于伙计一眼看出他们的来历,朱和垊倒是有些好奇。

    朱明忠笑道。

    “怎么,感觉有些不舒服?”

    “嗯,大抵上应该都是这样……”

    在小二介绍着茶叶时,朱和垊则在一旁说道。

    “你的官话说的倒也流利,我看就是不少内地人的官话,也不一定能比得个你。”

    看着窗外熙攘的行人,朱明忠知道这种融合才是未来,是人类的文明的未来。

    “父亲,我们现在去那?”

    “父亲,是不是,在这里,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如果不说官话,就要受到惩罚?”

    跟在父皇的身边,朱和垊问道。

    这三者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拓展的民族认同。

    其实,即便是“程朱理学”对服饰的要求也不保守,淳熙年间,朱熹定女性礼服为大衣,褙子为窄袖对襟,里面配抹胸(内衣),也就是广领半露。现在广领呈现出取代高交领女装的趋势,在朱明忠看来反倒是件好事。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传统的回归。

    “只需要做到这些,也就足够了……”

    千百年来,即便是在唐末“背华自立”之后,其文庙以供奉孔子和周公,师法唐宋的科举制度;文章皆用汉字,汉音亦渗入土语。且千百年间,其一直自称“汉,人”,尤其是北方越人更是以此为荣,称南方高棉人为“高蛮”。

    “受罪?”

    明人、大明、华夏!

    小二的回答,让朱和垊的神情变得有些异样,他没有想到,熟练的官话背后,居然会有这样的事情。注意到儿子的异样,朱明忠点头说道。

    “嘿,先生,不是我吹牛,不少内地人根本就不会说官话,反倒是我们,上过社学的人,是都会说官话的,就像我说的官府,很多人都说和宫里说的没有区……”

    朱和垊的眉头微微一扬?神情中带着不解。

    “诸夏女子多着广领,犹近唐宋风……”

    “是啊,诸夏虽然是大明分封的封国,受大明文明的影响,但是因为自身环境以及土民性情的不同,他们最终会发展出属于自己文化,正所谓‘桔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诸夏的文明虽然受大明影响,但是,他们的百姓,大抵上都是土人,就像……”

    “用功,哎,先生不知道,在社学里读书的时候,如果不说官话,是要被罚抽戒尺,还要挂牌子罚站,我刚到社学的时候,手天天被打肿,天天罚站,后来罚着罚着就习惯了……”

    看着窗外的路人,表面上看来,确实与内地百姓无异,但仔细观察一会,朱和垊还是找到了一些不同。

    “完了,建奴完蛋了……”

    顺着声音朝窗外看去,只看到有一个年轻人在那里激动的发着号外……

    “当然,广领服饰复起于诸夏,所谓‘秦服’、‘周服’、‘桂服’以及这里的‘南服’,其实只是华夏文明于诸夏各自发展的一种体现,服饰上如此,语言、文化上也是如此,就像周天子分封各国之后,各国皆因地制宜的发展出适合自身文化,也正是这些文化共同构成了华夏的文明,现在,大明是向诸夏传递的是华夏文明本质上是大明的文明,但是未来的华夏文明,必定是包括诸夏诸国文化在在内文化统称,嗯,未来的拜占廷、埃及,巴尔干,也会受到华夏文明的影响,并在华夏文明的影响下发展出截然不同于欧洲的文化,而华夏文明同样也会受到他们的影响,那怕是非常细微的影响,这是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任何一个文明想要获得发展,必须要持以这种开放的心态,其实,华夏文明能够有今天,也正是因为这种相互交融、相互影响,若非是如此,又岂会有今天华夏文明的繁荣?”

    指着路边的一个茶馆,朱明忠就直接走进了茶馆,朱和垊和几名侍卫也急忙跟在他的身后。

    “与内地百姓有什么区别?”

    听着父皇微笑着说完这番“文明发展”的观点后,朱和垊皱眉说道。

    “属于他们的国体和文明?”

    至少在眼下的大明是这样的。所谓的“抚夷属夏”,实际上就是首先通过教育令他们接受华夏文明的教化,再令其认同大明。

    “哎,这么说,你当初学官话,是没少受罪吧。”

    小二笑嘻嘻地答道,对于这个答案,朱明忠微笑道。

    “你这人倒是会说话,你是本地人,还是从内地过来的?”

    朝窗外看去,朱明忠说道。

    “哎呀,几位客官二楼雅座请……”

    征服欧洲,至少现在朱明忠并没有兴趣去征服那个充满饥饿,贫穷以及疾病的地方,但考虑到在另一个世界那里是现代文明的诞生地。所以朱明忠才会费尽心思去安排这些。

    而到了兴乾后,当大明再次吞并这片华夏故地之后,一直自称“汉,人”并且以此为荣的越人,才得到了某种承认。

    也正是基于朴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