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石头,总能保住命吧,要不然的话,咱们这性命怕是保不住了……”
这样一来,大清国又怎么可能还有希望呢?往南往南去也没有什么希望啊!
“往南是死路一条,可是往北呢?不也是一条死路,他把王大将军支派过去,不就是想借明军的刀除了大将军嘛!”
阿里是附近的山民,也正是他与他们达成了互不袭扰的协议,从而换取了部族的生存,在过去的多年间,阿里总会派出向导,协助他们前往更远的南方抢劫其它的部落。
“怎么样?想好了?”
“去,肯定是死路一条,我从宁平堡那边得到消息,他们过去后,原本以为太子是要援救靖南,可是太子却根本就没有救靖南的意思,他以按兵不动、拥兵自重为借口杀了礼亲王,然后自己个又要聚兵南下,南下,就那么好南下的?虽说现在阿富汗空虚,可是这南下几千里,山民拦截、袭击不断,想活下去,非得打下一片地盘不可,这条路啊,也是九死一生啊!”
摸了一把脑袋后面的辫子,勒克叹气道。
不过,这并意味着他自身没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多年来分割驻守各山隘、要道的南方旗营,像是撒芝麻似的分散在各地,一地清军少则数百人、多则千人。或许面对分散的土民时,他们拥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久而久之对于兵团作战,他们已经变得极为陌生。
“大清国是要完啊!”
“这集上空得还像是个集吗?”
南方驻防旗营,在清军的体系之中,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
就像对王化行那样,不过就是想解明军的手除掉他而已。
站在城墙上,指着城外的空荡荡的市集,张伯川的神情显得有些沉闷。
张伯川并没有问这个问题,默默的说出了这句话后,他继续对身后的勒克说道。
“就让给阿里他们了,咱们啊,到大山里啃石头吧!”
双眼盯着阿里。张柏川继续说道。
“我的朋友。你需要的是什么?我想问一下,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应该进行一次交换,用这里的土地和你交换你在山里的土地,怎么样?我的朋友。”
“你说的这一切我们都知道。但你也要知道。这些年你们杀了我们多少人?之所以会有人在这个时候袭击你们,并不是因为我们觉得明军来了可以给我们什么。而是因为血债血偿。”
皇上以及数十万旗人被围于靖南,他们必定是死路一条。
看着面前的阿里,张伯川直截了当的说出了他的打算。
“这阵子,土人来咱们这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尽管在三者之中,它最不显眼,但是论兵力却远胜于北方的镇守部队,且因为其多年来与山民撕杀,他们的战斗力甚至远超过其它的清军。
“我的朋友,一得到你的召唤,我就立即抛开一切,赶了过来。”
勒克很清楚,将来会发生什么,尽管他是旗人,可是他现在所想的却是自己,而不是什么大清国,旗人……不过只是名头罢了,最要紧的是自己活命。
张伯川叹了口气,然后说道。
所谓的“平衡”就是清军不再像过去那样,任意屠杀、动掠,而是在土民的帮助下,往更远的南方“打草谷”,尽管去的地方远了些,而且威胁大了点,但是至少在防营周围是安全。而宁绥堡同样也是最早与土人达成协议的堡垒之一。
不过,也许是因为长期的撕杀,尤其是清军不断屠杀男丁、掠夺女子,导致土民人丁锐减,实力大为衰弱。而清军也对他们的袭扰烦不胜烦,所以双方最终还是达成了某种平衡。
即便是作为旗人,勒克对于王化行的遭遇也是极为不满。他没有想到太子爷居然这么短视。难道他就不知道他这么一干,会让大家怎么想吗?
扭头看着勒克,张伯川反问道。
现在面对生存的问题,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张伯川作出了一个决定——把宁绥交给那些土人。而相对应的,他们将会离开这里,前往大山里。
靖南被围。
“想通了,还有啥想不通的,往北是死、往南也是死,咱们要是想活的话,就非得跟阿里他们谈判,咱们啊……”
张伯川的话音刚落,勒克就哼道。
真舍不得这个地方啊!
既然阿里那些人能够在大山里头活下来。那么他们也就能够在那里活下来。而这也是他要见阿里的原因。
即便是南方驻防号称十三万,可是这十三万里头青壮不过只四五万人,其它的不是老就是少,即便是北上驰援,又能援出一个什么结果来?
也正因为如此。在阿里看来,明军只不过是比清军好那么一点吧。相比之下,他们顶多也就是不杀人。
对于自身的不足,任何一个驻防守备都很清楚,也正因如此,在接到调令的时候,许多人都是心生抵触,宁绥堡是“宁字堡”中的一个,驻扎在这里的旗兵,不过只有四百多人,加了家眷也不过两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