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铁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9章 不同(3/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现在,大明天军是何等仁义、何等威武……”

    买了报纸的人在那里抱怨着,报怨着自己花了几十文钱,就买到这么一份报纸。一份不值一提的报纸,报纸上的新闻根本就是……没有丝毫看头。

    可是现在,这不过也就是一份看起来赢得的很简单的战报罢了。这份报纸可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了,根本就没有什么值得一看的新闻。也就是一些三流报社在那里用“捷报”的噱头。去欺骗一些百姓,挣两个黑心银子。

    虽然不是什么“捷报”,但是买来报纸的人还是继续念了下去。和往常的战报一样,在战报中同样会用文字述说着前线作战将士的英勇,当然还有前线将士们的慷慨称词,大抵上无外就是敌人残暴让他们如何义愤填膺,在战场上他们又是如何热血沸腾,如何于战斗中舍生忘死。当然,即便是如此,他们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仁义之师。

    他的话音未落,那边的乘客们就嚷嚷了起来。

    也难怪,这些日子以来,大明境内所有的报纸上,每周都会于报纸上刊载一篇“陆沉文”,上面都是“甲申天变、华夏陆沉”后,清虏所犯下的暴行,一桩桩一件件亲历者的回忆,再一次唤醒了人们痛苦的记忆,让本已经淡去的记忆,再一次清晰起来。同样对建奴的仇恨也被唤醒了,他们在赞同追击到天涯海角的同时,自然不希望对建奴以宽容。

    也正因如此,内心深处充斥着复仇渴望的人们,希望能够看到官府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办法去收拾那些人。

    当然,这并不妨碍他们从国外购买奴婢。甚至在他们大量购买着奴婢伺候自己起居的同时,还在报纸上指责奴婢贸易。

    “依我说,那些个建奴应该全都杀个干净,但凡是留一个活口,将来肯定也会再次作乱的,过去他们在东北作乱,现在他们在西北,将来还是会作乱!”

    当然并没有任何人会去追究这种仁慈,到底是真是假,人们只需要看到有那么一些建奴从咱活在这个世界上也就足够了。

    睁大眼睛,王云像是恍然大悟似地说道。他立即想到了那些在动物园里做展示的昆仑奴。难道朝廷打算把那些人也丢到动物园里头?要是那样的话,会不会太多了?

    “就是就是,即便是不用刺刀挑,也应该排成队的活埋了不是!”

    “我们也会持以宽容,而不是被仇恨蒙蔽了理智,我们不会让建奴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因为消失之后,这段历史就会成为华夏文明一个阴影,未来的世人会看到这个文明狂燥的一面,这显然不是朝廷……”

    “可不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这天下底的道理,本身就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捷报,捷报,前线捷报……”

    什么才是百姓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呢?

    “哎,我说诸位,你们怎么就不知道,什么是以德报怨呢?要我说这才是堂堂天朝上国,中央之国风范嘛!我大明官军可是堂堂仁义之师,又岂会行灭族屠幼的暴虐之事……”

    “是啊,该死的建奴除了会烧杀抢掠之外,他们还会干什么?要是给他们百十年的时间,将来倒霉的就要是我们了,与其如此,还不如趁着现在,把建奴统统都宰了,先把这个祸根给除了,这样天下也就消停了。”

    那是这样么?他并不太清楚,但她相信在朝廷之中,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必定不少。

    “一份50文!”

    何止不会同意,他们肯定会立即反对,毕竟,“纳俘为奴”本身就不是什么上得了台面的事情,甚至大明许多士人常以此为不齿,经常以此抨击诸夏的“野蛮”。现在大明自己这么干,不仅在朝廷会有压力,就是在舆论方面也会有压力。

    现在好了,既然他们愿意投降,大明自然是来者不拒。自然会对他们持以宽容,持以仁义。同时让全世界都看到天朝是何等的仁慈,即便是对于那些有深仇大恨的敌人,也是如此的仁慈。

    “我爷爷八岁的时候,被清兵给杀了,我恨死那些鞑子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信号。”

    尽管现在太多的胜利,已经让人们对胜利期待变得更高了。

    “如果有人动手这样……处理了他们,朝廷民间都会装聋作哑,但是‘纳俘为奴’肯定会有人站出来的。到时候,只会引起很多麻烦,无论如何,朝廷都不会这么做的。”

    尽管那个人的声音听起来并不怎么响亮。但是他话语中的“捷报”两个字,仍然立即引起了车厢里的人们的注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