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铁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9章 不同(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自然而然地,当提到仁义的时候,就会想到南阳诸夏他们在国内推行的那些法律,那些法律,可是和仁义没有任何关系。甚至可以说是极尽暴虐。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对于他们,没有太多好感,反而是不断加以抨击的原因。

    “哎呀,是不用客气,可你们知道的,即便是汉人移民过去了,也总需要有奴婢去干活吧,我觉得纳俘为奴,应该是个不错的办法……”

    沉思片刻,王云摇头说道。

    “计划?什么计划?”

    他一边说,一边扬着手中的报纸,然后说道。

    几乎是刚一念到这,车厢里就响起一阵抱怨声。这个时候他们总算是找到了发泄心中不满的对象。

    “是最新的捷报,今天刚印的,保证不过期……”

    月台上的那人见吸引了众人的注意,立即咧嘴笑道。

    当然,对于战争的未来,大家并不会担心,毕竟二十几年来,大明从来都没有战场上失败过,大明曾无数次击败过一个又一个敌人,至于建奴,不过只是一群手下败将而已。

    “云亭,你觉得朝廷有可能纳俘为奴吗?”

    “你这人我看你脑袋瓜当真是愚木脑袋。那些年,建奴是怎么祸害咱们的?咱们现在这么轻易放过他们,可对得起黄泉下被杀的亲友?”

    “捷报,最新捷报,官军大捷,建奴大败……快来看报了……”

    那些人的抨击,对于诸夏并没有任何影响,毕竟皇帝是支持他们的,朝廷也是支持他们的。

    “就是,这红纸捷报通行大市2文钱就顶破天了!”

    “可不是,怎么能就受降了呢?”

    看着王云,李将开笑道。

    “可不是,不应该把那帮子杂种全他么用刺刀挑了嘛!”

    面子。在有些人看来,现在朝廷早就把天朝上国的面子给丢了个干净。但是有时候朝廷还会不由自主的去维持着那些有些虚幻的面子。

    作为书院助教,奉命前往迪化的王云,分析起这些问题自然是头头是道,与普通百姓的义愤填膺或者唯利不同,他或诸不知道未来朝廷会怎么做,但却很清楚朝廷不会干什么,至少不会光明正大的干什么。

    当三等车厢的乘客们在那里你一言我一语的为国家出谋献策的时候,在那里用言语表达着自己的不满的时候。在头等餐车里,正在喝着茶的乘客们,同样也要那里讨论着这份战报。与普通百姓的愤愤不平不同,这些人显得更冷静一些。

    这边这位的话声还没落下来,一旁就立即有人反驳道。

    “呢么,这是什么事?”

    “那南洋诸夏‘纳俘为奴’又怎么解释呢?”

    “这纸还是那纸,可这里是什么地方?是火车站!你们不看,有人看……”

    “纳俘为奴,这是南洋诸夏的法子,他们击败土人后,会纳土人为奴,对其施以教化,其中不少人后来成‘归化民’,如此数代后,土人与汉人无异。当然,众所周知,主人还会纳其妻女为妾,如此几经混杂,土人相貌、习俗最终会完全从我。但,这是诸夏的法子,大明实施起来,肯定不容易。至少朝中内阁是绝不会同意的。”

    随后他明白,这也就是一个比喻而已。

    尽管车厢里的人们嚷嚷着捷报卖的太贵,可是最后好奇心以及对前线的关切,仍然让他们买下了那原本不值钱,甚至免费派送的捷报。然后,人们无不是眼巴巴的看着买下捷报的人,等着他们讲述来自前线的消息。

    “汉人,不过就是一群汉奸罢了!”

    “计划自然是在西域的垦殖,众所周知,我大明与旧时任何时期不同,我大明在过去的二十年间,足迹几乎踏遍全世界,我们不断的把大量的百姓迁往新征服的土地,让他们在那里建立新城,定居在那里,然后那里变成与内地没有区别的地区。这样的扩张与历朝历代的扩张皆有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我们的人在那里,当地就不可能掀起反叛,甚至我们汉人在当地的数量,远远超过土人,现在西域,那里地太广,人太少,所以,我觉得朝廷很有可能是想给那些建奴一个机会,毕竟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是汉人……”

    当然他们并没有忘记去诅咒那些商贩的贪婪,诅咒着火车站离物价的昂贵。先是诅咒一番之后,他们才开始拿着捷报念了起来。

    “天无眼,当年他们可是没少做恶!”

    也许是因为胜利的消息太多,早就把大家的胃口的给养叼了,以至于他们无不是觉得“报捷”,至少应该是全歼清军主力或者夺取建奴都城靖南那样的大捷。

    当然报仇雪恨是一定的,但是在报仇雪恨的同时,还要体现出天朝的仁慈。

    当然现在朝廷这么处理,多少总让他们有些不满。

    不过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份战报。

    “捷报?那里的捷报?又打下什么地方了?”

    “南洋诸夏,只是诸夏,毕竟不是大明,他们的行为当然和大名会有一定的区别。你说是不是,你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