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即便是在这温度表定在了零下十几底的低温的时候,却仍然有两位穿着藏青色呢绒大衣的男子沿着大沽码头的防波堤走了过来。尽管他们身上的大呢样式相同,但是他们头上的帽子却有不同,一个戴着海军的军帽,而另一位则皮草帽。因为他们的相貌秀像,所以对这两个青年的关系,大家一眼就瞧了出来。
“现在不行,一百年、两百年后,或许也不行,但是父皇说,这种竞争,不在于国力上的竞争,而在于文化上的竞争,这种文化上的竞争,不仅会让华夏文明再现百家争鸣的辉煌,而且还会有利于科学上的创新,激烈的竞争,会让我们不至于失去前进的动力。”
也正因如此,大沽港尽管是海军兴建的港口,但是现在却是军民两用港,只不过,这里的民船永远多过军舰,不过即便是如此,这座港口仍然为官府带来了巨额的收益,毕竟,大沽港是北直隶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港口。
“其实,我对舰队并没有兴趣,只是喜欢而已。”
“十六岁封国,二十就国,我才十八,还要再准备两年,大哥,你可不要怪我到处拉人啊,我那里最缺的就是人……”
“皇家海军,有几十艘封存的巡航舰,虽是十几年的旧舰,可是用于海上巡航,却没有任何问题,而且价格便宜,至少在晋国的人口突破100万之前,都不需要考虑海上的力量,毕竟,晋国并没有扩张的必要性,与其建立海上力量,不如尽可能的扩充船队,把尽可能多的移民送到晋国……”
“嗯,我也不太清楚,但是那里的环境,很适合发展牧业,应该是以养马为主,毕竟,南洋很多地方都需要马匹,暂时应该是这样。”
“父皇认为,新夏的封国,将来会各有所长,让我不需要为你们担心,而且相信你们将来必定会在那里开创不逊色于大明的文化,这也是分封诸夏的用意,是为了文明的竞争。”
“不过,即便是如此,他们的舰队在土人的面前,也是极为强大的,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多年来,在朱明忠的教导下,朱和嘉并不像过去的皇子那样,会有“皇帝坐有四海”的想法,更不为因为喜好,要求百姓或者地方无尝的进贡,即便是那些商人愿意进贡,那也是经过仔细认证的,是用“皇家御用”的名衔换取商人的进贡,这种利益交换,商人们从中获利更多。
“那你准备击败谁的舰队?”
因为只是备港,所以港内的军舰很少,只有几艘小型巡逻舰,如果不是岸上的堡垒要塞,很难让人觉得它是军港。不过从防波堤上看去,仍然可以看到要塞处的炮垒。
“我知道,”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着,相比于中原,晋国除了一座城,还有十几万移民之外,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也正因如此,对于弟弟的将来,朱和嘉总想了解的更多。
“嗯,我知道,所以我才会来这里,我想,在临走之前,和大哥见上一面。”
“大哥,我可是花了大钱的!”
不过,民间的船只也会进入这里,尽管在很多时候,民间的船只往往都是直接驶入海河,直抵天津,但到了冬天,那些海船就能呆在大沽港。而且如果海船没有蒸汽机的话,也只能进入大沽港。
“新夏那边,可没有舰队让你去击败,相比于舰队,你现在需要的是移民船,大型的移民船,把尽可能多的移民送到晋国,才是正理,至于海上力量……”
而继承排序的出现,则从根本上排除了“拥立”的可能,毕竟,按照继承法的规定,敢建言逆序者以从逆罪诛九族,换句话来说,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大明都将严格的遵守这一继承顺序。而朱和域,这位曾经的第二继承人,也将因为皇太孙的出世,成为第三顺位继承人。
“晋国离这里很远……”
“铁船?”
眼帘微垂,朱和嘉强忍着内心的不舍。
他们向前走了几步,然后朱和嘉才说道:
看似在开玩笑的同时,朱和域最后语气又变得有些低落。
良久的沉默之后,朱和嘉看着远处说道。
“而且,我相信,海军也肯定愿意掏高价,毕竟,海军也希望籍此推动人们研究新技术在海军舰船上的应用。”
“嗯,我定造了一艘铁船,而且会用新式的三胀蒸汽机,还有有螺旋桨,我估计,它的航速可能超过14节,最重要的是,他它是用铁板造出来的。”
不过,对于那个皇位,他从不曾渴望过,毕竟,相比于几十后才能继承的皇位,对于皇子而言,就国后为一国之君的诱惑更大。
朱和嘉看着身边的弟弟,语气显得有些不舍。
为了避免发生诸如英宗、世宗等皇位更迭时可能发生的变故,父皇特意命人制定了《皇明皇位继承法》,每当有新的宗室子弟出世之后,宗人府都会重新编写继承顺序,并将其告知天下,任何人都可以查阅。
沉吟片刻,朱和嘉朝着大海看了眼,然后说道。
“其实,父皇的意思,肯定并不仅仅是内部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