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于海河机械专科学校的周鸿达,虽然不是名校毕业,但是在过去的几年间,多次参与蒸汽机的仿制与改进。其技术水平提高的很快,在蒸汽机的研制方面也有了很多经验。正因为了解蒸汽机的原理,他才会产生这个想法。
三年,发明分离式冷凝器。
朱和域并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
对于十三岁就开始利用假期,在自家的银行里旁观经理人投资的朱和域来说,他深知银行家们投资的特点——利润,他们会尽可能的压低企业的股本,从而增加自身的股本。即便是像新能这样掌握着新技术的企业,也不例外。
“我想把它装到船上,因为它的功率很高,你知道的,功率越大,船的速度就越快!而且,这种蒸汽机还有进一步改进余地,如果加以改进的话,肯定更适合海上航行!”
“与普通的蒸汽机不同,我叫它多涨机,意思就是蒸汽经达多次膨胀,由多个直径不断增大的单动汽缸组成,假设两至三个汽缸组成。从锅炉出来的高压蒸汽首先推动第一个和最小的一个活塞,蒸汽首先在高压气缸做功。当这个活塞开始回退时一部分扩张的蒸气通过管道排入第二个汽缸推动它的活塞,高压缸排出的蒸汽或许不能推动高压缸,但是应该可以推动中压气缸,让其继续做功,这样继续使用在第一个汽缸膨胀的蒸汽。第三个汽缸则使用在第二个汽缸中膨胀的蒸汽,中压缸排出的蒸汽可以在低压气缸继续做功。这些分级做功的方式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蒸汽的能量……”
“是的。”
“把蒸汽依次排入高压、中压以及低压三个汽缸没有问题,但是,问题是怎么样先后把活塞作用产生的力量传递给传动轴呢?现在是一个汽缸,当然没有问题,可是再增加一个,高压汽缸与、中压汽缸再加上低压汽缸,三个汽缸它们产生的力也有所区别,而且还有蒸汽传递的前后区别,怎么把三个汽缸产生的力量集中到一根传动轴上?”
“真、真的吗?”
惊讶的睁大眼睛,李东山没有想到对方会开出这么优厚的条件。
尽管只是一个提醒,但是却让李东山的眼前一亮,甚至就连呼吸也随之停顿了一下,不仅仅是因为顾客的建议是一个价值千金的建议,更重要的是,顾客的话,让他意识到,他完全可以去开拓另一个市场——船用蒸汽机!
四年,南京国子监机械工程系发明了一种称为“太阳与行星”的曲柄齿轮传动系统,并以国子监的名义成功申请了专利。同年,技术人员发明了平行四连杆机构。
现在的蒸汽机是卖方市场——只要能生产出来,都能够卖得掉,不过即便是如此,李东山并没有满足仿制高压蒸汽机,他还想要设计出更好的蒸汽机,与其它的工厂不同的是,在新能站住脚之后,他就高薪聘请了多名工程师,为工厂设计新型的蒸汽机。
“是用在船上的?”
“高明谈不上,只是过去在银行里做过几个月,银行家,无利不起早的……”
“我可以给你70万元的投资,只需要49的股份,而且绝不会干扰新能的运营,只是每年会派一个代表过来,核算应得的回报,换句话来说,工厂一切都由你作主,我只是坐取其利。”
“在现在的蒸汽机中,高温蒸汽会被注入汽缸,同时推动活塞向上运动;当活塞运行至汽缸顶端时,活塞的上下移动均由蒸汽推动,不过蒸汽机的效率依旧上不去。它的效率仍然太低。我觉得的问题就出在那些流入冷凝器的蒸汽上。”
李东山看着面前这位年青的公子说道,仔细打量着对方,这才发现他年青的出奇,最多只有十六七岁的模样,如果不是因为对方拿出了皇家银行的本票,他甚至不敢和这个公子谈这个生意。
面对李东山的诧异,朱和域只是微笑一笑。
其实,这个画面并不难想象。
“嗯,所以,我希望能够和你展开进一步的合作。”
“公子,你应该知道,你的这个建议,对于新能而言,是一个极具价值的建议。”
“没有冷凝器的蒸汽机车在蒸汽作功后,会排放出来,但显然,在经过了一次蒸汽机之后,蒸汽的能量还没有被完全榨干,而在蒸汽机上这些能量随着冲出汽缸的蒸汽一起流进了冷凝器,也就是说,跑掉了;而这部分跑掉的能量,本来可以继续推动引擎……”
“厂长,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一个伟大的发明,有时候会因为灵光一现的灵感,就像周鸿达所想象出来的多胀蒸汽机和曲轴一样,即便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发明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多胀机的发明,从根本上改变了蒸汽机,推进了蒸汽时代的发展。
而新能蒸汽机厂也不例外,作为工厂主的李东山,尽管只是中学毕业,但却很快掌握了蒸汽机的维修,开始时只是帮人检修蒸汽机,从配制零件,再到生产蒸汽机,四年前,他们仿制了通用机械厂的小型高压蒸汽机。尽管很多特殊的零部件是李东山和工厂里的两个钳工手工制造出来的。但是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