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蒸汽机,仍然为新能蒸汽机厂打开了市场,在蒸汽机市场上站住了脚。
蒸汽船、蒸汽机车,最终这一系列的发明,把大明带到了蒸汽时代,而这个时代的脚步并没有停止,在持续不断的改进中,蒸汽机的效率不断的得到提高,它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也正因如此,才会有许多人与企业投入大量的精力财力改进蒸汽机,提高其效率。
五年,发明了离心式调速器。发明了蒸汽机气缸示工器。
“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再增加一到两个汽缸。”
“因为他们的开的条件不好,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他们的投资应该是50万元,但却要求50左右的资本,嗯……也许会是70万元,毕竟,你的工厂需要进一步扩大,这样你的股本最多只有40,也可能会更少一点,而且将来,他们还会进一步追加投资,对吗?”
看着李东山,朱和域笑道。
周鸿达看着李东山继续说道。
看着李东山,朱和域指着模型说道。
兴乾十二年,清河兵工厂发明高压蒸汽机,尽管最初只有5马力,但它的体积只有传统蒸汽机的1/25,这是难以想象的……
“增加汽缸?”
面带微笑,朱和域看着李东山说道。
“我们设想一下,把蒸汽机的冷凝器去掉,让膨胀过的蒸汽直接排入大气,那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画面呢?”
蒸汽船只会越来越多,如果现在凭借三胀式蒸汽机进入船用蒸汽机市场,那么他将有机会凭借这种先进的蒸汽机,实现新能厂的扩张。
几乎是在新能有多胀机接到十余台定单的同时,他的工厂中来了一个客人,这个客人倒不怎么显眼,似乎与普通的客户并没有多少区别,他只是在那里一一询问与多胀式蒸汽机相关的技术问题。
位于天津的新能蒸汽机厂,是大明数十家蒸汽机制造厂中的一个,天津,是最早应用蒸汽机的地方,从最初的底压蒸汽机,再到现在效率更高的高压蒸汽机,因为天气寒冷的原因,在北方,蒸汽机一直受到企业的欢迎,不过在最初的使用中,因为蒸汽机时而发生故障,所以总需要维修,大厂往往会有专门的工程师为其维修蒸汽机,但小厂却只能聘请外人,加之有些部件需要自行制造,从维修作坊到工厂,许多小型的蒸汽机厂,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我们可以写进合同里,不过,我额外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在时机成熟里,我需新能在我指定的地区投资兴建一家分厂,建设分厂所需要的资金完全由我提供,新能提供技术,怎么样?”
“没错,既然汽缸中排出的蒸汽中依然含有能量,那么,我们自然可以用这股蒸汽继续推动引擎,流经一个汽缸、两个汽缸,甚至三个汽缸,总之,就是尽可能的把蒸汽的力量全都压榨出来,这样,蒸汽机的功率自然也就提高到了极限。”
随后他又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尺寸大小。看着顾客给予的尺寸大小,李东山就有些疑惑地说道。
几个月后的兴乾十八年,当新能制造的第一台三胀式蒸汽机,在运行时达到惊人的500马力时,立即在蒸汽机行业引起了轰动,毕竟,在此之前,即便是效率最高的蒸汽机,在同样体积大小下,其功率最多只有200马力,而且耗煤量远高于这台多胀机。
“公子高明!”
在周鸿达的解释中,李东山的眼睛盯着面前的这张简易图纸,在脑海中想象着它的工作过程,很快,他就指出了问题的关键。
“你们可以建造更大的三胀机吗?”
“你看,从低压活塞中排出来的蒸汽,在做功的过程中不断减压后可以重新进入锅炉加热,这一点,尤其对海上的轮船非常重要。海上的轮船必须节约用水,因为它可能很长时间无法补充水,而陆上的蒸汽机则可以不断加水。所以,我希望,你们可以改进一下,考虑到把排出的蒸汽重新引回锅炉,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少水的消耗,而且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煤耗。”
从新式锅炉到新型蒸汽机,在过去的几年间,尽管新能的规模并没有扩大,每年不过只制造几十部蒸汽机、几十台锅炉,但是其蒸汽机以及锅炉的性能却不断得到提高。
李东山被周鸿达的话勾起了兴趣,说了这么多,他总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兴乾二年九月初六,蒸汽机的原型诞生于清河书院。
李东山诧异的看着这个青年人,没明白他的意识。
“银行界愿意向你提供贷款,但是贷款却不会超过你的资本,他们更愿意提供投资,但是条件却非常苛刻,我说的对吗?”
“实话不瞒公子,我并没有打算接受银行的投资。”
李东山苦笑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确实有很多银行表示愿意投资新能,但条件都太苛刻,甚至比眼前的这位公子说的更为苛刻。
李东山一愣,在过去的几年中,他一直相信提高蒸汽机的压力是增加蒸汽机功率的根本,压根就没有想到再增加汽缸。但是周鸿达的建议还是引起了他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