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铁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2章 西出阳关(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玄烨长叹口气,然后闭上眼睛,若是这个时候有人往他的脸上看去的话,甚至可以看到他的眼中流露的泪水,能看到那满面的不舍。

    在诸如此类的念头的支撑下,数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一路向西走去。

    想到这,玄烨便说道。

    “主子,奴才以为,这西域不同于草原,明朝大军可以进草原,却不能进西域,就像我等出关十日以来,沿途若不是设有驿站,早早备有粮草,不说其它,怕就是连喝水都不一定能喝得上,这西域,绝不是谁想来便来的,出嘉裕关往盛京,足有数千里,其中尽是戈壁、沙漠,即便是明军想要打,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主子,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奴才惊动圣听,实在是罪该万死……”

    汤斌先是一愣,随后反问道。

    玄烨随后又想到了对他们的安置,在沿途为他们准备了一千辆粮车,这些粮食足够垫后的三万大军的吃用,可是万一要是明军切断了他们的退路,这些粮食岂不就等于资敌了?

    “主子,奴才在主子身边拱卫主子安危,受点苦不算什么。只是奴才瞧着主子成日里郁郁寡欢的模样,着实是心痛非常,奴才以为此次我大清西迁至西域,能够保全如此已经是老天保佑了。奴才斗胆说一句,只要皇上振作起来,我大清国必定能再次崛起于西域。”

    尽管嘴中这么说,汤斌还是忍不住朝着东方看去,虽然早就知道已经不可能再回到河南老家,可是他的心里仍然对老家有些牵挂,即便是在家乡他汤斌已经名列奸臣碑,为乡人所不耻的情况下,他仍然会在梦中念及家乡。

    “孔伯兄……”

    “哦,是明珠啊,曲子不错,只是太过凄凉了一些,但却应了景。”

    “明珠,这些天一路鞍马操劳,想来你受了不少罪吧。”

    这句话,正碰到玄烨心中忧虑之事,他看着明珠说道。

    时间!

    “嗯,你说下去。”

    在西域粮食最重要,这里没有多余的粮食供给军需,如果明军想要进军西域,就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只用车马从关中、从中原往西域运粮,万里运粮,运一石粮食在路上都要消耗十几石粮食,甚至几十石粮食,即便是富如大明恐怕也支撑不起十几万大军的军需。

    骑在马上的汤斌在家仆收拾行李的时候,忍不住感叹道。更是在心底暗自祈祷道。

    其实,一个月前,汤斌就让仆人买来了几匹马,他甚至已经想好了,在皇上离开后,他就骑着马化妆成普通百姓往镇浪卫一路西去,大队人马会被明军拦截,可明军又怎么可能注意到他们主仆几人呢?

    大清国需要时间,对于大清国上下而言,他们甚至希望能够再等上一阵子,至少再过几天,这夏粮就收了,没准还能再收一次粮,再收一次税捐,可这不过只是痴人说梦罢了。

    正因如此,离开了兰州的这一路上,玄烨的心情变得越发的沉闷起来,郁郁寡欢的他几次都有一种不愿意再往西去的想法,可是这个念头不过只是一闪而逝。

    “是。请主子想想,明朝或许是兵强马壮,可是往西域来,却不是几千、几万人便能成的,咱们大清披甲不下十五万,若是明军想要攻伐西域,至少也得15万大军,这十五万大军一天需要多少粮?这几千里荒野运那么多粮,又得耗费多少粮草?;所以,以奴才看来,现在于咱们大清来说,最要紧的不是其它,而是人,现在咱们有十五万披甲,明朝就得用十五万人,若是再等十五年,等到这小字辈的长大了,可就有三四十万披甲,甚至有五六十万披甲,到时候,明军即便是能调集天下兵马,又能如何?数十万大军,万里之征,粮草皆需从万里之外运输,即便是他们来了,也不过是另一次萨尔浒之战罢了,不过只是给咱们大清国送人头而已……所以奴才请主子保重身体!”

    “此地春秋时为西戎地。秦为月支国地。汉武帝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破浑邪王,其众归附。太初元年,置酒泉郡……南北朝后魏亦为酒泉郡。隋开皇废郡。仁寿中,置肃州……唐武德二年,析甘州之福禄、瓜州之玉门,复置肃州酒泉郡,领县三,日酒泉、福禄、金门,寻陷于吐蕃。宣宗时,张义潮以州归,置归义军,以义潮为归义节度使,寻又没于吐蕃。宋初,为回鹘所据。真宗初,契丹破肃州,俘其民而去。仁宗时,李元吴侵回鹘,取之。理宗时,蒙古铁木真伐夏,并有其地。元至元七年,置肃州路,隶甘(州)[肃]行中书省。明洪武五年,宋国公冯胜平定是地。二十八年,开设肃州卫指挥使司,领左、右、中、前、后、中右、中中七千户,隶陕西行都司……”

    想到这里,他不禁打了个寒战。忽然,帐外传来了一阵呜呜咽咽的风声。那风声让玄烨的心中一紧。

    好友的感叹让汤斌笑道。

    只是,这几万人马能够安全离开这里吗?

    “怎么没有故人?你仁礼老弟,还有明达,奎然不都是故友嘛!”

    原本正在吹萧的明珠被身后的话声一声,连忙回身,见到来的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