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铁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6章 扬州之幸(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扬州十万百姓之幸!

    遗民来投,自从离开南京后,总有遗民来投,其中既有前来投军的青年壮丁,也有自荐的士子书生,对于那些人,他自然不会拒绝。对此,朱明忠倒也不陌生,看着被押跪在甲板上的中年人,这还是第一次有“旧吏遗民”投奔而来。

    是为私?还是为国?

    待离近了,看清船上的兵丁和船上扬着的旗后,郑侠如的脸色总算恢复了正常,或者说变得激动了起来。

    “军门有所不知,士介可不是似在下出身寒门,他家是扬州盐商,富庶自非一般人家!”

    心情有些激动了他,深吸了口气之后,才主动喊道。

    “前弘光朝工部司务郑侠如,求见朱军门,还请代为通传一声!”

    郑侠如一抬头,他便瞧着面前一位青年将军为人簇拥着,在惊讶着对方的年轻时,瞧见旁边站着的人后,更是大吃一惊,仔细看了看张国久,然后连忙激动地说道。

    就这样,在船离开了码头之后,郑侠如就一直躺在船舱之中,思考着各种问题,却没有答案!

    “报告军法官,这人自称是弘光朝工部司务,这是他拿出的印信,不过在拿出印信时,还拿出了银子贿赂我等!我们怕他是奸细,所以才将押了过来!”

    “不可能!没听说官军已经打到这里!”

    或许,在目睹新朝暴虐时,他也曾不止一次的动过“中兴大明”的念头,但他并不愿意为这个念头陪上全部身家性命。而这一次,他之所以愿意赌上身家,除了江南省几乎尽为明军克复之外,是因为他觉得大明中兴有望,所以才想抓住这个机会,一举改变郑家的命运。

    或许郑侠如曾立誓不为二臣,但他却未曾阻止儿子进京师赴清虏的会试,在他看来,他不为二臣是因为受大明之皇恩,所以不能仕清,但儿子未受大明皇恩,自然无需顾虑。

    被郑侠如这般一喊,张国久仔细看了一下,还是认出了徐纯如,连忙对朱明忠说道。

    “有劳这位军爷!一点心意,请几位军爷喝茶……啊!”

    这不是官军!

    “不要动!”

    他相信,相信大明一定能够中兴!

    当下郑侠如便先向朱明忠见礼,然后又谢过张国久。

    可今天这忠义军的兵卒,非但没有收下银子,而且还因为他拿出来讨个方便的银子,反倒把他给擒了起来!

    这时前方的大船越来越近,不等他辩解,那兵丁便连拉带拽地将他带上其中的一艘大船上。

    既可得荣华富贵,又可为中兴之勋臣,如此两利之事,虽有风险,可什么事情又没有风险?

    到底是为私?还是为了心中的天下!或者是读书人的最后一点信仰?

    等到局势明朗的时候,还会有那么大的收益吗?

    “我是大明工部司务!这位小将军,还请通传一声……”

    江面密密麻麻的挤着上百艘大小不一的舢板,而中更有几条多浆大船。在船家大为紧张着,生怕船被人掠走的时候,跟老爷一同出来的富全已经对着舱里急声喊道。

    这世间之事,从来都是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就像赌徒一般,有时候,人总是要赌一下。

    “抬起头来!”

    不对!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吃着痛的郑侠如急忙阻止福全的反抗,生怕对方会杀了他。毕竟这些行伍之人可都不讲什么道理!便是杀错了,又有何妨?

    连声抗议着的郑侠如一上船,但被推倒在地,然后便听到兵卒秉告道。

    郑侠如的言语中并没有丝毫的客气,于他看来,他就是为扬州百姓而来!

    郑侠如的这番话,让朱明忠不由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人,若他仅只是来投奔自己,倒也好说,可现在看来,绝不会是这么简单,若不然的话,他又怎么可能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这人居然是盐商!

    扬州十万百姓之幸!

    世事如此,如果不提前冒险,又怎么可能会有收益?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

    “只要此事一成,郑家便可从此享尽荣华!”

    “哦,不知扬州百姓何幸,还请士介说与本镇听听!”

    提及十几年前的旧事,郑侠如与张国久两人皆是一阵皆感慨不已。一阵寒暄过后,看着郑侠如,张国久笑着道。

    几乎是下意识的,郑侠如仍然被过去14年的统治所影响,他几乎是理所当然的觉得,这官兵是清军。

    古话从不欺人,也正因如此,郑侠如才会趁着夜色,乘着一艘舢板离开扬州。此时的他身上不见了往日的绸缎衣袍,而是一件洗发了白的粗布袍,瞧起来和寻常的落魄不第书生没什么两样。

    “军门,似乎是有遗民来投。”

    在郑侠如喊话的时候,那边已经有几艘舢板围了过来的,那船上的兵丁口音皆是江南口音,而他们的盘查,在确定了这船上的正是大明忠义军后,暗叫着庆幸的郑侠如连忙说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