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从镇国公开始到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1章 大规模扩建交通网(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刘墉两人,都是似懂非懂。

    粗略的说,就是每一个省会城市,都要通铁路,至于具体的线路怎么划分,交通部负责规划,之后,再想办法将铁路,修到每一个州府。

    四通八达的铁路线,将如同一张大网一样,将整个大清境内的所有城市,都连接在这张大网当中。

    大家想想看,到时候大清境内的交通,会有多么的快捷方便,民众的出行,会有多么的便利,而商贸往来,也将因此而大大的加速。

    这将使得整个大清的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洪熙向众人描绘出了,一副波澜壮阔的画卷。

    所有朝廷大臣们,都不由得连连点头说道:皇上,大规模的修建铁路线的话,的确是功在千秋万代的大好事!

    不过,皇上,单单是应松铁路,我们就花了上千万两银子,如果要将整个铁路网建成的话,那需要花的银子就更多了!交通部尚书苦着脸说道。

    过去这一年多以来,交通部和军方一样,成为了整个大清,最能够花钱的部门了。

    一条条的公路,铁路,正在迅速修建当中,花钱如同流水一样啊!

    应松铁路如果不是,大清皇家财团投入了,七百万两银子的话,根本就没有足够的银子来修建。

    哪怕整个大清帝国的财政收入,高达四千多万两银子,也是严重不够花的!

    预计,今年的财政收入,还能够暴涨百分之三十以上,但比起需要花钱的地方来说,这点银子根本就不算什么。

    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铁路是长期投资,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见效的。

    但是,铁路绝对是一个下金蛋的金鸡,交通部可以主导铁路的规划,然后投入一部分资金,其余的资金投入,可以邀请天下富商来集资。

    大清皇家财团,将尽可能的投入到其中来,朕相信,有眼光的商人,都会投资的,如果还不行的话,朝廷之前积累的资金,也可以作为贷款,投入进来。

    当然,铁路盈利了之后,要连本带息的归还,洪熙指出了几条,筹集资金的办法。

    单单靠朝廷财政投资,那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想办法,吸收社会上的资金才行。

    别的就不说,天下还是有不少富商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