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找到了优质的铁矿石,还有那种叫做‘煤’黑东西。真是奇怪,他们几个看到高勇在炉灶内先是用木材生出火来,而后开始逐渐往里加煤,不久让他们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这种黑黑的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居然开始燃烧,而且热浪滚滚,远远超过木炭的热度。几人大感惊讶,都啧啧称奇。还有那个优质的铁矿石居然让几个老铁匠热泪盈眶,感动得不得了。
休息了几天,高勇将工作托付给了荀彧、沮授等人后,闭关著书。高勇明白百年大计,育人为本,自己的管理理念、政治思想能否得到继承和发扬就全靠这教育了。于是高勇参考现代教育制度,设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四级教育机构。小学五年(规定8岁入学),开文学、数学、武术三科,主要以认字、识数为主。高勇写了《初级数学》,引入阿拉伯数字和九九表,教学目的就是能够进行千位以内加减乘除运算。学满五年后,需考试合格方可升入中学。中学共学习四年,开文学、法学、物理、数学、化学、武术六科。文学同时兼顾儒家和法家,以为国为民思想为主,强调国家的概念,淡化君主意识(PS:相当于变相洗脑)。法学则学习法令法规为主,强调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物理则是高勇根据记忆,将高中物理中自己还记得的知识下了下来,包括万有引力定律、摩擦系数、惯性等等,至于电流部分现在还没有办法学呀。化学高勇可是写的得心应手,就连元素周期表都写了出来。不过为了学好化学,高勇还不得不一并写了拉丁字母表。数学则要高深一些,开始学习函数了,不过高勇也才学到概率,而且差点就挂了~~~这样就让中学学习方程式吧。武术部分以不像小学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而是开始实用化,主要是为了培养中下级军官以及国人的尚武精神。中学四年毕业,经过考试合格后,可以升入大学、军校、技校。大学是根据自己的爱好,以自学为主,开设文学院、物理学院、化学院、数学院、地理学院、商学院、工学院、法学院。强调讨论、试验、研究、论证。并选那些有成就的学生进入研究院从事专业研究。学制为四年。技校主要培养各种技能的工匠,学制为四年,之后还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实习,才能够出师。而军校就要求严格的多,学制为四年,两年为学习理论,重点是学习新的军事理论、军事战略战术以及新军建制,两年为实习,主要是下放到各个基层部队进行锻炼,综合成绩合格者才能够毕业,然后进入军队,由士官长做起,再逐渐晋升。高勇将这些整理成册,定名为《育人纲要》,而后又将自己写的教材依附于后。命人誊写几份备份。
新军的设立则不是难事,高勇是一个军事迷,知道军队战斗力的决定因素除了装备和士气外,还包括组织、后勤、中下级军官的素质。尤其是后勤和军官,毕竟自己那个年代听到得最多的关于军事的话就是:战争打的就是后勤!高勇综合了古今军事体制的各种特点,决定:步兵,十人为一班,内设班长一名,为士官长;五班为一连,设连长一名,尉官;五连为一营,设营长一名,校官;四营为一团,设团长一名,校官。班为军队基本单位,团为最小独立作战单位。故此一团作战人员1000人,校官5人,尉官20人,合计1025人。尉官和校官均独立于编制。
五个团为一师,设师长一人,副师长三人(由辖下的五个团长中军衔最高者但任)。五个师为一军,设军长一人(战时由上级任命战后撤销),副军长三人(由辖下的五个师长中军衔最高者但任)。副师长、副军长仅负责平时的训练。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多个军同时作战,这可在军上设集团军,以方便指挥。其中师长以上军官根据军衔可以有自己的专属护卫队,其中少将为一个连计五十一人,中将为两个连计一百零二人,上将为三个连计一百五十三人。
骑兵,五人为一骑兵班,设班长一名,士官长;十班为一连,设连长一名,尉官;五连为一营,设营长一名,校官;四营为一团,设团长一名,校官。
士兵依据军龄及战功分为:新兵(1年)、下士(2年)、中士(3年)、上士(4年)。
军官依据军衔分为:士官长、少尉(连长)、中尉(连长)、上尉(连长)、少校(营长)、中校(营长)、上校(团长)、少将(师长)、中将(师长)、上将(军长)。
此外,还设立爵位,根据爵位享受政府的津贴。这一部分命名为《新军纲要》
看着自己许多天的结晶,高勇长出一口气,“我一定要使华夏国富民强,称霸世界!”
等出了关,已经是十一月了,秋风已起,树叶开始枯黄,北国的冬天就要来了!高勇来到府衙,命人叫来荀彧等人了解一下这一个月的情况。不多时众人纷纷到来。赵胜也已经回来了,看到他高兴的样子,就知道肯定有好事。最先开口的是荀彧,“主公,丈量土地的事已经办妥,并尽量将离城较远得村子迁往城边安置,那些人听说您将赋税降低,都激动不已,特别是当他们知道四年以后就只有一百税一时更是向郡城方向叩拜,说什么都要按30税一缴纳今年的粮税,还要亲自到府衙谢主公。”说着荀彧眼睛红润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