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了几位生活作风朴素的同学,直截了当地询问对方想不想在开学前赚点生活费和零花钱。
所有人的反应趋同。
首先:游略?你真是游略?我天你没被盗号吧?
其次:这几天还好吧?别灰心,高考分数也不能代表一切,未来大把翻盘机会。
最后:你说打暑假工吗?做什么
?家教啊,那当然ok啊,有活的话我肯定愿意接。
什么暑期志愿,什么毕业旅游,对于这个年代的融海市来说,着实有些时髦,践行的人就没几个。
大多数同学的户外娱乐活动,基本局限在游戏厅、图书馆、体育场、市中心商圈,以及上山下河回农村。
况且游略目标圈画精准,找的全是家境拮据的孩子。
感谢原身的智商和记忆力,让他还能从脑海中翻出那些山寨国牌鞋服的穿搭,每每发贫困补助金都会消失的身影,以及收班费时频繁出现在迟交名单上的名字。
或许是出于自卑心理吧,原身上学时格外注意这些细节。仿佛从周围的人群中多挖掘出一个家境状况比他糟的,就能显得自己更幸福一些。
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有效的安慰剂心理。
说动了十来个毕业生后,游略就开始着手制作宣传单了。
“这个夏天快人一步暑期上门单人辅导
学霸秘籍倾情相授名校大门咫尺之距
我们的提分计划:……
我们的课时优势:……
我们的师资力量:
全县状元xxx,高考分数688
华清大学xxx,高考分数685
燕京大学xxx,高考分数679
……”
满满当当一排光荣榜名字。
广告词主要模仿书店辅导资料和药店保健品促销,东抄一点西抄一点,七拼八凑极没内涵。
游略启动资金不多,只能选择最便宜的纸张,再加上时间紧急,排版设计更是朴实不已。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在于,宣传单下方那一排排黑体加粗的名校列表和高考成绩,以及和专业教师相比堪称廉价的收费标准,光是平铺直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