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麻利的勤快人,逢人先是三分笑,答话的时候声音洪亮又友好,让客人听了心里就舒坦。
“我看这私营饭店还挺不错,以前咱们在饭店,哪能看见服务员这么好的脸色!”
“就是,吃顿饭就跟受气似的,人家还巴不得你不去吃,反正工资照领。”
“你别说,我一开始还觉得做生意不怎么样,今天看看这场面,啧啧,这是赚不完的钱啊!”
“哎哟,你们快尝尝这菜,哪还有功夫说话啊,赶紧吃赶紧吃!”
一桌桌的菜品上齐,上好的酒水也纷纷到位,客人们吃得红光满面、赞不绝口,就没有一桌有负面评价。
姜半夏好不容易忙活完这一轮,看着外面吃得开心的人们,心里终于踏实了。
“半夏,人家都夸我们菜好酒也好,还是你厉害,把郝大厨亲戚家的高粱酒拿下来了,自个儿酿的果子酒也好喝。这样下去,生意指定一天比一天好。”
姜茯苓一点都不觉得累,忙碌就说明他们家厉害,第一天就能引来这么多客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半夏。
“哎,你看看,以前谁能想到我们家能这么红火?要不是你敢做敢想,我爸这辈子就在乐平饭店养老退休了。更不要说我,这辈子恐怕都找不到什么好工作。”
姜茯苓看向姜半夏的目光中有感激、有羡慕、还有佩服和骄傲。她以前就觉得妹妹很好,哪怕顽皮不懂事,那也比别人家的孩子强。后来半夏一醒神,她就更觉得妹妹天下第一好。
“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这店能开起来,还不都是大伯大伯母和你辛辛苦苦装修、请人、教大家一起努力么。我们一家人都往一处攒劲,生意当然能好。以后,还会越来越好呢!”
姜半夏从不把功劳全包揽在自己身上,她只是占了“先知”的便宜,对信息和政策更敏感,知道这是稳赚不赔的事。而局限在这一时代的家人,能勇敢地跟着她一起冒险,这才是值得敬佩的精神。
看着坐满了的大堂,姐妹俩和刚忙完的于红燕手挽手,三个年轻漂亮的姑娘露出了同样美好的笑容。
与此同时,开往鹤鸣市的大巴车上,姜建刚和周秀华夫妇也手拉着手,紧紧的不肯放松。
县城到鹤鸣市的车程十八个小时,他们今天到明天下午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