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王妃微笑着看了一眼自己的一双儿女,从袖袋中小心的摸出一封信举过头顶。
老太监连忙接过,双手奉给皇帝。
安宁王妃说道,“当年弟媳有孕,宫中太医院派了一名刘姓御医为我把脉,可在怀胎四个月时,刘御医为王爷开方时误判了一味药材,导致王爷咳疾加重,太医院因故将其罢官。
之后宫中又重新委派了一名秦姓御医为弟媳看诊,直到焰儿出生。焰儿生而体弱,但孕期内秦御医从来只说,‘胎象稳固,胎儿康健。’后经御医们会诊,得出焰儿天生弱疾的结论,弟媳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直到收到此信,弟媳才恍然顿悟,焰儿体弱并非天生,而是有人陷害,而过去所有看似合理之处皆有疑团。
首先,王爷有自己的专属御医,却偏偏请刘御医看诊,还在不确认的情况下按刘御医的方子喝药,这不奇怪吗?
再有,刘御医归乡途中被流匪所杀,全家无一人幸免。他的家乡在冀州,从封京到冀州,官道畅通,哪来的如此猖狂的流匪?
即便秦御医,全家老小三十几口人,也在他致仕回家一个月后,竭尽死于火灾,无一人生还。这不更像是杀人灭口吗?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刘御医当年已经诊断出弟媳有中毒迹象,只是时间尚短,还没来及确认是何种毒。
但刚诊断出弟媳中毒,他便被罢官,驱逐出京,他便猜测这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且他本人凶多吉少,所以,刘御医写了一封密信,交给了当年的挚友,只希望如果他有不测,能有一息沉冤昭雪的机会。”
皇帝摊开手中的信,仔细翻看,纸张确实有些年头了,但字迹清晰,显然是被妥善保管的,只是,“这就是那封密信?可是信中全是药材名,这要如何分辨?”
“刘御医的挚友会解读这封信,他被弟媳藏在京中一处宅院,皇兄可以召见。”
“嗯。”皇帝左右看了看,“泽儿,你走一趟吧,将人接进宫来。”
季泽起身,“是,皇伯父。”
他走到安宁王妃身边,蹲下,安宁王妃便与他耳语了一个地址。季泽点头,与萧靖灿对视一眼,快步走出了祈年殿。
等待的时间短暂又漫长,祈年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