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未来接收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80章 非常的棘手(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难呢,难以上青天。

    这也就是说如果人们的生活想改善,国家还要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要增强国力,那么对地下水的开采就不可能停止。如此一来,地下水被超采的现象就会越来越普遍,地下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悬空区,在将来的某一天,这些悬空区都是有可能塌陷的。

    拱天省地质局前局长一脸严肃,“从理论上来讲,地陷的成因是因为地下水被严重超采,从源头上寻找解决的办法,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实现地下水回填。具体一点来讲,就是把地表的干净的、无污染的淡水重新倒灌到地下,使其恢复到初始状态,那么有可能从根子上解决地陷事故的成因。”

    好了,各位首长,我的话说完了,下一步该怎么走,我们该怎么做,就请各位首长指示吧。”

    单良坤说道:“既然这个方法可以解决,那就回填吧。”

    对地下水的超采也是迫不得已为之的事情,毕竟很多地方,除了开采地下水之外,就寻找不到别的可以找到水的法子了,有可能是没有相应的技术,也有可能是本地就没有除了地下水之外的水源。而即便是又有技术,又有水源,对地下水的依赖也是存在的。

    地质局前局长叹了口气,“问题就在这里。雨水雪水以及江河湖泊的水确实能够通过渗透的方式,把一部分的水补充到地下水层。但是这个补充的量是有限度的,不是说老天降落下来多少雨雪,最后都可以渗透到地下,真正能够渗透到地下水层的,仅仅是一小部分,绝大部分雨水和雪水,要么蒸发掉了,回到大气之中,形成云彩,等着做下一次降雨、降雪的水源,要么就是汇聚到江河湖泊中,顺着大江大河,滚滚东去,汇入大海。

    单良坤、叶松仁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果按照地质局前局长的说法,那就不是几万吨,而是几千万吨、甚至是几十亿吨的事情了。这么大的水量,从什么地方找?只怕把黄河的水全部引过来,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把石门市一个城市超采的地下水给补上。

    刘士卿的家人,一大半的资产可全都在武灵市,要是武灵市不小心发生了地陷,而且正巧发生在他的家人或者公司、工厂,刘士卿可就没有办法接受了,财产损失,他倒是不在乎,就怕的是人出问题。

    单良坤的问题也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地下水严重超采,以至于将地下采空的情况,可不仅仅是石门市一个地方的问题,范围也不是仅仅局限在拱天省,而是一个在全国大部分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够获得圆满的解决,那么石门市的这次地陷事故就有可能波及到全国。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燕京,燕京的常住人口有一千六七百万,而外来和流动人口,差不多有一个亿,这些人的吃喝拉撒,以及围绕着他们所形成的工农业生产对水的依赖,已经严重的超出了燕京自身所具有的水资源的量,燕京市除了采用包括开采地下水在内的多种渠道筹集水源之外,每年拱天省还需要调集大量的淡水资源,支援燕京,为此,拱天省临近燕京的部分县市,原本有很多地方都是种植水稻的,也都被逼无奈,只能改种玉米、小麦之类的对水条件要求不是那么高的农作物了。

    前局长摇了摇头,“单副总理,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首先,地下水在地下的分布,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一个小池塘,它被开采的数量是要用万吨来计算的。咱们打个比方,加入一个三口之家,每个月需要用水三吨,那么一年就需要用水三十六吨。一百户三口之家就要用水三百六十吨,一万户就是三十六万吨,如果再算上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再算上从第一口井打下,一直到现在,又过了多少年?咱们就可以算出来是个什么样的数字了?”

    第二,就是回填的技术怎么解决?想用雨雪渗透的这种方式肯定是不行的,这种方式实在是太慢了,比蜗牛的速度还要慢上几千几万倍,而且这种方法可操作性实在太差,很不现实。另外把淡水直接倾注到水井之中,这种方法也是很难解决问题的,这里面的问题就是渗透的速度太慢,毕竟绝大多数地下水都不是以河流湖泊这样的形势存在的,而是以地下含水层的方式存在的,这样的话,水要想重新回到地下含水层之中,就不像流入江河湖泊那么简单了。

    刘士卿也很担心这个问题,早在银河实业建立之初,因为大规模生产强体饮料的原因,水资源的问题,就曾经引起了刘士卿的注意,捎带着对武灵市地下水的开采情况,也略微有了一些了解。武灵市绝对属于地下水超采的城市,部分地方的地下水基本上已经被采空,也就是说是存在着突然发生地陷的可能性的。

    会议室内没有人说话,地质局前局长说的话把地陷现象的来龙去脉以及解决办法,全都说了出来,而且也说得很明白。但是也正因为他说的太明白、太清楚了,单良坤、叶松仁等人才蓦然发现地陷现象看似简单,但是真正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却是非常的棘手,非常的难办。

    其实地下水超采一个最直观的现象,就是现在我们打井的时候,井深是越来越深了,以前可能只需要几米,甚至有的地方,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