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部长,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你的话,就是中央军委同意我自己造太空飞机、造宇宙飞船了?”刘士卿笑道。
刘士卿这话说得可一点都不客气,洪大磊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反驳什么。
刘士卿接着说道:“目前对太空的研究,主要都局限在少数几个国家和组织中,这些国家和组织就是将来争夺太空资源的主要力量。我们可以仔细的回想一下,我们现在对宇宙深处的了解,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欧美公开的一些资料,也就是说仅仅局限在他们愿意告诉我们的范围之内,他们有没有隐瞒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更主要的是我们同样没有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的权力,即便是有这个权利,我们肯定也是付出了相当大代价,才得到的。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们真的进入到了对太空资源进行争夺的一天,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奢望欧美俄他们告诉我们,他们用太空望远镜看到了些什么……。”
刘士卿要造千里眼太空望远镜的事情,很快就通过洪大磊、毕泉水等人的口,传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们以及中央军委委员们的耳朵中。一号首长先召集政治局的常委们还有中央军委的成员,一起开了个碰头会,大会开到了一半。一号首长就让人把刘士卿给叫到了中南海,让刘士卿解释一下他的目的。
以前刘士卿最担心的就是中央政府不同意太空产业民营化,这个行业可以说关系着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别说华夏,就连美国、日本在内,航天事业基本上都是国营的,所谓的商业化运转,也都是在美国宇航局、俄罗斯宇航局的主导下,运作的,跟民营企业根本不沾边。
再加上这几年,欧美日等国放宽了对华夏的超高精度数控机床的出口限制,国内的军工企业都进口了多台相关的设备,加工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刘总,你的这个要求能不能实现,我可不跟给你打什么包票。虽说x-37太空飞机的资料是你提供的,但是如何用太空飞机,却不可能顺着你的心意来,除非你自己造一架太空飞机出来。否则的话,就必须要服从国家的安排,什么时候排上号了,什么时候才能用。”洪大磊说道。
“其实要把千里眼太空望远镜送到太空,很简单。洪部长,我把x-37太空飞机的资料送给你们,也有快两年的时间了吧?咱们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太空飞机建设计划?”刘士卿问道。
“你说有办法解决?你说怎么解决吧?总不能把全国铁路沿线的所有隧道。重新扒开,往大了修吧?另外,刘总,我个人还有一句话想说,建造千里眼太空望远镜,就那么有用吗?”洪大磊说道。
刘士卿这话是认真地,他发射太空望远镜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牵涉欧美日的注意力,为银河太空的运作打掩护,另一个就是为他的星际旅行寻找一条星路出来,这两个目的,连太空望远镜功能的百分之一都用不到。刘士卿又对探讨什么宇宙起源、建立宇宙模型之类的研究不感兴趣,他也没有兴趣在银河科学院成立一个什么宇宙研究所。到时候,千里眼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这方面的资料,肯定要送给华夏科学院的。
洪大磊沉吟片刻,说道:“这方面我倒是可以透露一点消息给大家,目前太空飞机项目的进展非常顺利,目前正在按照刘总提供的技术资料,研制样机,如果顺利的话。明年年末或者后年年初的时候,就可以试飞了。”
这个会议一直持续了十几个小时,等到了翌日凌晨三四点的时候才结束。刘士卿从中南海出来的时候,手里面多了一个批准书,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中央军委三个单位联合签发的批准书,同意银河实业搞太空产业商业化运营试点。
现在,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签发批准文书,核准银河太空成立,无疑在太空产业民营化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可以说为刘士卿发展太空产业扫清了法律和政策方面的障碍。
对这个结果,刘士卿还是比较满意的,他的底线是分给国家一半的股份,最后只给了四成,比原计划少了一成。何况,刘士卿付出这些股份,顺利的得到了批准文书,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发展他的银河太空了,而不用像地下党似的,瞒着国家和军方偷偷摸摸的干。
洪大磊、叶秋燕和卢永祥三个人一点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们自然不会反对千里眼太空望远镜,反正他们都很清楚刘士卿既然提出了这个计划,只怕这个计划有一半以上的股份将会窝在银河实业的手中。如此一来,花费的大头肯定是银河实业承担,他们当然不会有什么意见了。相反还乐得坐享其成,分享千里眼太空望远镜带来的成果。
洪大磊没想到刘士卿在这个时候,会提出这个问题。华夏的太空飞机计划一直是在绝密状态下进行的,这两年军方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相关方面的技术攻关。如果刘士卿是在别的场合问到这个问题,洪大磊一定会说刘士卿泄密,不过在第二实验室的贵宾室中,屋里面的几个人不是跟刘士卿极为亲密之人,就是层次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有资格知道这方面的进展,他倒是不好说什么了。
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