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计划做准备。好不容易忙完了,刘士卿给洪大磊、毕泉水、叶秋燕、卢永祥等人打电话,邀请他们到自己的第二实验室做客,说是有重大的事情要跟他们商议。
虽说现阶段世界各国的太空产业都还比较薄弱,但是谁都清楚只要占领了太空,才有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毕竟人类向太空进军,向太空索要人类生存所需的空间和自然资源,是不可逆转的事情,人类是不可能永远困在地球上的,总有一天,会向月球、火星,甚至太阳系之外移民。此时,谁能够在这方面占得先机,谁就掌握了未来。
1990年4月25日,由美国航天飞机送上太空轨道的“哈勃”望远镜长133米,直径43米,重116吨,造价近30亿美元。它以28万公里的时速沿太空轨道运行,清晰度是地面天文望远镜的10倍以上。同时,由于没有大气湍流的干扰,它所获得的图像和光谱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邵若涟走的时候,带走了刘士卿给她的一些资料,刘士卿要求她在两个月的时间之内,必须要掌握这些资料,等到明年元旦的时候,她就必须开始履行银河太空总经理的职责了。
三年多前,两个人第一见面的时候,邵若涟就把刘士卿当成了自己要赶超的目标,虽然挑战失败了,但是追赶刘士卿的步伐,一直是她非常重要的前进动力。邵若涟始终认为,自己和刘士卿之间的差距不是朝着越来越远的方向发展,而是有逐渐拉近的趋势,但是现在,邵若涟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天真,她的眼界跟刘士卿相比,简直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她还活在地球上,甚至是活在华夏的国度里,但是刘士卿的目光早就瞄向了地球之外的空间,这差距真的不是一星半点。
“这两个问题,你不用担心,我既然敢提出来这个计划,心中自然有数。”刘士卿断然道,“你要做的,不是担心这些问题,而是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将来等到太空城建好了,我在太空城给你留一套大房子。”
与此同时,美国航空航天局与欧洲航天局又将他们合作建造的第二台空间望远镜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于2014年6月。发射升空,正式取代了哈勃空间望远镜的位置。
这份工作对邵若涟来讲,无疑是她这一生所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十座珠穆朗玛峰摞在一起,所带来的攀爬难度,也没有这份工作大。一般人还真的不一定有胆子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但是邵若涟在了解到这份工作的难度之后,也没有露出任何犹豫或者迟疑的表情,她真的有那么一股子勇往直前的劲头,这也是她最为难能可贵的地方。
那是一个大长筒,两翼还有面积不小的太阳能电池板,在大圆筒的上下两端,还安装着卫星灶一样的东西。在场各位都不是普通人,尤其是叶秋燕和卢永祥两个人,一看这个全息投影,就把这个东西认出来了。
“空间望远镜?刘总,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想造空间望远镜了?”卢永祥第一个反应过来。
刘士卿把这个黑匣子放在了几个人的中间,什么话都没说,伸手在黑匣子的开关上摁了一下,顿时一道光束从黑匣子顶部中间的小孔中冒了出来,在黑匣子上空形成了一个全息的三维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