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未来接收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3章 不过再困难也要做(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可是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实在是太难了。”郭仕达摇了摇头。

    在刘士卿的计划中,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二氧化碳处理厂,仅仅是二氧化碳产业布局的第一步,是赚钱最少的阶段,最赚钱的阶段,还是后面。至于专利的无偿使用,只需要和华夏科学院好好谈谈,严格限定他们的适用范围,最多也就是少收一些专利费,说不定还可以和华夏科学院达成交换条件,用这些专利来交换华夏科学院根据这些专利研究出来的后续技术。

    “来来,士卿,蓉蓉,快过来坐。”等刘士卿和郭倩蓉进了门,郭仕锴、钱静琪老两口一起招手。

    如何将二氧化碳从大气中分离出来。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二氧化碳和大气中氧气、氮气等气体的分子量不同、液化温度、固化温度不同,而实现的。只是因为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极小,所以这个工序做起来,相当的复杂,相对工业制氧、工业制氮来说,复杂了至少百倍,另外牵涉到的技术方面,要复杂得多。

    卢永祥和郭仕锴两个老头儿凑在一起,小声嘀咕了半天,最后卢永祥代表华夏科学院发表了看法,“根据刘总你的讲述。这个项目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我和老郭都觉得可以搞搞试试。不过,刘总,亲兄弟明算账,有些丑话,咱们得先说在前面。做这个项目,我们华夏科学院肯定要抽调出来不少的同志,参与其中。如此以来,他们原来进行的科研项目,必然要受到非常大的影响,甚至是完全停滞的状态。如此以来,必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华夏科学院和银河实业必将是不存在相互统属的关系,银河实业是你个人的,华夏科学院是国家的……。”

    既然刘士卿和卢永祥这两位首脑级别的人物达成了共识,那么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双方各自派人,开始展开谈判,在谈判进行期间,还没有结果的时候,卢永祥就开始调集华夏科学院相关的人手,汇聚燕京,准备展开大会战。

    郭家的人因为刘士卿再次聚在了一起。这次人到的没有那么齐,不过能来的都来了,另外郭仕锴还把华夏科学院的院长卢永祥也给请了来。

    在座各位,可都是科研领域的精英。虽说不是一个行业的,搞什么的都有,但是他们的理论基础,要比中央首长们夯实许多,绝对不是刘士卿三言两语就能够糊弄过去的。

    在座的这么多科学院、工程院的院士,没有人去考虑刘士卿小小年纪是如何想出来这么复杂的工艺的,他们只是一门心思的去考虑按照刘士卿所说的方法,是否能够实现科研目标,并最终将之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士卿。”郭仕达见识过刘士卿的神奇之处,可是他还是觉得刘士卿的这个计划有点不太切合实际,他字斟句酌的说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非常低的,这就像是24k金一样含有的那点杂质,是非常非常难搞出来的。你设想的计划真的可行?”

    其次,如果这个技术开发成功了,那么在可预期的将来,在全国除了港澳台之外的所有省市区,都必将修建大量的二氧化碳处理厂。我们华夏科学院要求分得三个省的配额,这三个省的二氧化碳处理,由我们华夏科学院旗下的公司负责,银河实业不能够插手,三个省之外的二氧化碳处理,归银河实业,我们华夏科学院也不插手。”

    刘士卿的这一次讲述,要比昨天晚上跟郭倩蓉、杨诺婷讲述的时候,更加的详细,涉及到的技术问题也更多。等到他讲完之后,已经是三个多小时了。期间,刘士卿光喝水,就喝了多半暖瓶。

    刘士卿叹道:“不可行也得让他可行。二爷爷,我已经当着一号首长的面立下了军令状,要在今年的莫斯科世界气候大会之前,搞出一点眉目来,为咱们国家在‘二氧化碳排放’这个问题上,争取到主动。现在,已经不是讨论这个项目要不要上马的问题了,而是如何将它从一种幻想变成现实的问题。”

    “卢院长,我想先听听你要哪三个省的二氧化碳处理配额?”刘士卿问道。

    “卢院长、各位爷爷奶奶,各位叔叔姑姑,这个工程实在是有点大,凭借我现在的科研力量,根本就没有办法独立完成这个课题,我需要你们的支持,需要你们的帮助。”刘士卿说到最后,非常恳切地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郭家在此时,自然也不能够置身事外,郭家的老哥仨明确的向刘士卿表示,只要是用得着郭家人出力的地方,刘士卿尽管开口,哪怕是为了这个项目,办理停薪留职手续,也在所不惜。

    “士卿,昨天蓉蓉打电话过来,也没有把事情说清楚,现在大家都在,你把情况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吧。”郭仕锴等到所有人都坐好后,说道。

    不过既然达成了协议,那么无论是对银河实业来讲,还是对华夏科学院来讲,都是皆大欢喜的结果,刘士卿和卢永祥都能够向下面的人交差了。

    其实就算刘士卿不答应那两个条件,卢永祥也不敢对“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这个项目有任何的怠慢,毕竟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又要抢在莫斯科世界气候大会之前,做出成绩来,华夏科学院要是置身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