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未来接收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3章 不过再困难也要做(2/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外,单靠银河实业自身的力量,肯定是没有办法实现。届时,华夏政府代表团在莫斯科世界气候大会必定受尽诘难,华夏科学院作为全国最权威的科研机构,自然不会觉得脸上有光,说不定全国人民还会在背后戳他们的脊梁骨。

    倘若连这个最不可能实现的目标都可以实现,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刘士卿在演讲中所提到的各种高新技术,都是有可能实现的。

    今天的天有点微冷,但是穿的稍微厚一点,晒晒太阳,还是挺舒服的。刘士卿他们到了郭家的时候,郭仕锴、卢永祥等人全都坐在四合院的院子里,几张桌子一摆,香茶飘香,还有瓜果点心,乍看起来,仿佛是一个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聊天的地方。

    刘士卿暗自摇头,这个老头儿倒是会挑,不过现在你的挑选看似占便宜,等到将来你就知道什么是占便宜吃大亏了,“好,卢院长,原则上,我同意你的这两条要求,不过具体的条款,还是要靠咱们双方派代表好好的协商一下。”

    郭仕锴挥了挥手,让郭权阳把院门关上,从里面插死,今天就算是美国总统来了,也不开门会客。

    卢永祥忙道:“刘总,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华夏科学院要求只有两个,首先做这个科研项目的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专利,我们华夏科学院要求共享,刘总你要无偿的特许我们对之进行深入研究和使用。当然,我们只是这些专利的使用者,不是它的所有者,所有权还是你的,别的人要使用这些专利,你该咋收专利费,都是你的事情。

    不等卢永祥说完,刘士卿就明白卢永祥想表达什么意思,“卢院长请放心,期间给华夏科学院造成的损失,都有银河实业来补偿,另外从华夏科学院抽调的人员,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给他们13倍的工资和奖金,绝对不会让他们吃亏。”

    刘士卿想了想,这条件还是比较公允的,毕竟要把“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这项技术从纸上谈兵阶段,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出大力的,不是自己,而是华夏科学院的人,别说仅仅是给他们三个省了,就算是给他们全国一半的省市区,刘士卿也愿意。

    刘士卿、郭倩蓉朝着老两口走过去的时候,郭仕达一把拉刘士卿给拉住了,“士卿,今天坐二爷爷旁边,咱们爷俩也亲近亲近。”

    刘士卿点了点头,把他昨天在中南海和中央首长们所商谈的一切,和盘托出。卢永祥一听,倒吸一口凉气,他想起了刘士卿在科学院学术报告厅做的那个演讲,在演讲中,刘士卿明确的提出了在2030年的时候,天更蓝,水更清,如果刘士卿的这个“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能够成功实施的话,无疑将在“天更蓝”这个目标上,迈出极为坚实的一步。

    刘士卿说道:“我知道有些困难,不过再困难也要做。其实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有一些想法,我现在就给大家讲一下我的思路。制氧机的原理大家都清楚……。”

    刘士卿无所谓,就坐在了郭仕达、宣桂芳夫妻俩旁边,郭倩蓉则坐在了奶奶钱静琪的身边。

    卢永祥早有打算,他曲着手指头,一个一个的数了出来,“燕京是首都,我们自然是要的,三晋省是全国最大的煤炭大省,我们也要,另外东北三省中,我们也要一个。嗯,就要渤辽省吧。”

    自从刘士卿上次到华夏科学院做完演讲,银河蜘蛛宣布成功实现人工合成蜘蛛丝之后,卢永祥就一直念叨着要和刘士卿好好的聊聊,郭仕锴没少被这个老伙计骚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