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对工匠的重视。甚至让条件最好的复辽军都觉的嫉妒。复辽军的用度都要遵循严格的标准。行为更是强调纪律。而新成立的金州精作坊。不但享有各种物资的优先供应。而且可以尝试做任何事情。
精作坊一直都有这样的传统。如今的精作坊已经将生产制造转移给各个工厂。其本身更类似于研究室。
当然。精作坊同时也拥有最强的制造实力。这保证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东西。
起重机只是最新确立的一个项目。精作坊在做的研究项目还有很多。其中机床一直都是重中之重。
李彦一直在精作坊以及华夏工厂中推行科学的管理方法。以使的这些机构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技术的积累、研究和突破。
但是精作坊的研究方向一直都受到他的影响。这一次刘铁锁也是带着精作坊的一部分骨干力量。在金州建起了分部。京畿的技术力量则由徐洪照看着。
刘铁锁这次还带来了精作坊近期取的的一些成果。包括一直在研究的几种新式机械车床。
利用水力、螺杆。在榨油机基础上设计而成的冲压车床。可以将金属物料冲压成为一定的形状。
但是因为压力的原因。这种冲压车床只能加工较薄的板材。最好是铸造成型以后。再使用模具冲压成型。
对冲压件的试验表明。其机械性能要比铸件更好。比锻造件略差。其精细程度与模具有关。至少能够保证冲压件的尺寸大致相同。
“可以让机器厂多做一些出来。有了冲压车床。就可以大批量的生产铁叶甲的甲片。从而让更多的将士装备铁叶甲。”
李彦对冲压车床的用途十分看好。如果模具能够过关的话。或许能够制造出更精密的零件。譬如齿轮一类。即便是达不到足够的精度。也可以简化加工的复杂性。
如果能够解决齿轮的制造问题。那么李彦心目中的工业化蓝图又将添置一件重要的利器。
华夏机器厂的车床谱系。已经从最初的钻床。增加了冲压床、锯床与刨床。因为刀具的限制。锯床只能切割比较薄的金属板。或者金属条。用处并不是很大。刨床同样也是只能刨削狭窄的平面。或者是小工件。
虽然如此。每一种新的机械车床功能的实现。都是为未来增加了一个新的起点。这些车床。终究会在使用中发展、进步、完善。
此外还有两种机械正在试验当中。一种是金属轧机。一种是拔丝机。拔丝工艺。古代已经有了。不过要在机器上实现。也并不是那么容易。轧机倒是更简单些。但要提高加工能力。使其更加实用。倒也不是那么容易。
“做的很好!”对于刘铁锁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将他提出的设想一一付诸实践。李彦确实很高兴:“说吧。你想要什么奖赏。只要是你想要的。”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在少爷的后面留下自己的名字。”刘铁锁似乎已经摆脱了从前那种容易急躁的脾气。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除了研究新的机械。其他的事情似乎真的很难影响这个矮小的老头了。
“没有问题。这些机器都将用你的名字来命名。”李彦笑呵呵的说道:“老刘。你那几个徒弟都不错。就没想过收个作儿子?你要是有这个想法。我可以给你主持。”
李彦知道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很讲究传宗接代。刘铁锁似乎没什么家人亲戚。看他孤苦伶仃的。李彦也想让他的个人生活更好一点。
刘铁锁听了李彦的话。果然有些心动。这件事便算这样定下来了。不过李彦要先征求那些学徒的意愿。无论怎么说。李彦的潜意识中并不希望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迫使别人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
精作坊的成绩让李彦决心投入更多的资源。以尽早实现这些机械的实用化。现在的问题是水力车床的使用受到水力场的的限制。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应用。
因此刘铁锁所带来的另外一件试验品。就显的更加重要。那就是李彦做梦都想要的蒸汽机!
原来使用蒸汽推动叶轮的结构一直无法达到实用的程度。后来李彦才让刘铁锁研究活塞式冲程结构的蒸汽机。
在半年多的研究以后。试验性的蒸汽机一直都在改进。刘铁锁这次带来的庞然大物。据说已经能够提供极大的力量。
通过皮索。与蒸汽机连接在一起的是一款大型的锯床。刘铁锁在李彦和其他赞画、工匠的面前。展示了由蒸汽机带动了最简单的木工锯床。
展示的结果相当完美。除了需要推动木料。在锯割的过程中。几乎不需要其它的人工操作。这才是真正的机器。
这台蒸汽机已经能够让李彦感到满足。虽然在制造成本、热效率、具体应用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改进。但眼下这一台蒸汽机也完全达到了实用的程度。
在李彦看来。蒸汽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目前。蒸汽机的用武之的又显的很少。
就成本来说。蒸汽机的制造成本。以及耗费的燃料。算下来并不比人工便宜。而大明有着很多没有田的可种的流民。不存在劳动